雏鸡地面散养时,第1~2周龄的饲养密度为25~35只/米2,第3~4周龄为20~25只/米2,第5~6周龄为8~15只/米2。鸭、鹅的饲养密度相对较小,第1~2周龄的饲养密度为15~20只/米2,第3~4周龄为10~15只/米2,第5~6周龄为4~10只/米2。
育雏密度:养殖的密度控制在10-20只,防止踩踏挤压。雏鸡到场后,对于少数有问题的雏鸡,如脐部红肿发绿、粪便糊肛、爪子干细发黄、体重过轻等,应淘汰。并根据育雏笼规模将正常雏鸡放人育雏围栏内。鸡舍通风:在晴天可以将鸡舍的门打开,让空气流通。
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不同育雏方式的饲养密度不同,雏鸡1~2周龄饲养密度,笼养60只/米2,网上平养40只/米2,地面平养30只/米2;3~4周龄,笼养40只/米2,网上平养30只/米2,地面平养25只/米2;5~6周龄,笼养30只/米2,网上平养25只/米2,地面平养20只/米2。
1、鹅的数量与鹅的大小成反比。较小的鹅可能足够在1亩地上养1000只,而较大的鹅可能只能养500只左右。 养鹅的数量也取决于鹅的品种和养殖目标。如果希望鹅能长到4到5斤,那么1亩地可能足够。 但是,如果希望鹅长到5到6斤,那么1亩地就可能不够了。需要调整养殖密度或增加养殖面积。
2、一亩地大约能够饲养400-450只左右的成年鹅,而雏鹅的养殖密度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化。中小型鹅,1-5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5-20只。6-10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0-15只。11-15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5-12只。16-20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2-8只。20日龄以后,每平方米饲养8-6只。
3、大鹅一亩地养的更少,一般在100只左右,因为鹅性情凶猛,养鹅密度是宜疏不宜密。国内实际情况都是放养在果园、沙地、荒地、草地、水草地等等,有些地方是自己种草养鹅。
4、目前,我国的鹅苗养殖户通常每亩放养200-500只。而采用生态链圈养放牧方式,并经过益生菌处理,每亩可放养500-1000只,以800只为宜。对于成年的大鹅,一亩地一般养100只左右,因为鹅性情凶猛,密度不宜过大。
1、分群方法有如下几种:一要根据雏鹅出雏的时间及体重来分群。二要根据雏鹅采食能力来分群。凡采食快,食管膨大部明显者为强者;凡采食慢,食管膨大部不明显者为弱者,将强弱分群。三要根据雏鹅性别分群。
2、训练鹅群 我们在放牧散养鹅的时候,要保证鹅能够听从指挥,听到呼唤能够及时归来等。因此我们在放牧时,要注意做好驯良工作,让鹅群能够熟悉知道各种信号。并且要选好头鹅,让头鹅起到带头作用。一般在雏鹅破壳前的时候,可用一面鲜艳的小旗子插在竹竿上不停晃动。
3、散养鹅的养殖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址与环境:选择适合养鹅的地方,最好是有水源、草地和树林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鹅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能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此外,还需要考虑交通便利、防疫条件等因素。
4、第一,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散养。在地里种植苜蓿等优质牧草,这样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散养的大鹅肉质更为鲜美,运动量也更大,肉质结实有韧性,更受市场欢迎。第二,选择合适的养鹅时间。在9月份开始养鹅,这样可以赶上每年1-4月份价格最高的时候,避开7-9月份的淡季,实现利润最大化。
夏季中午的时候不可放牧,要让鹅群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修剪,避免中暑。适当补饲 鹅是一种食草性的水禽动物,因此放牧工作室不可缺少的。在归牧后,我们还要做好补饲工作,提高散养鹅的增重速度,避免饲养期过长。
饲养规模要适当。鹅大群饲养,放牧困难,如果青料不足,补精料就要多,成本太高;养少量,也要放牧喂养,浪费人力、物力,也不合适。因此饲养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控制饲养规模。种草养鹅降低成本。种草养鹅成本低,效益好。我国野草资源丰富,是鹅青绿饲料的主要来源,应当充分利用。
鹅的散养方式通常指的是在圈养的基础上让鹅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动。在开始养鹅之前,需要彻底清理育雏舍,并铺设垫草以进行首次消毒。育雏舍在进雏前一日应再次使用百毒杀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新出壳的鹅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必须根据气候条件调整,确保前3天内温度维持在28至32℃之间。
鹅的散养方式,通常称为圈养。首先,需要清洁并消毒育雏舍,铺设垫草进行初次消毒,并在进雏前一天再次使用百毒杀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新出壳的鹅对温度的适应是关键,需根据气候条件调整,确保前3天内温度保持在28~32℃之间,随后每周降低2~3℃,维持在25~28℃。
鹅的养殖方法 饲养密度 鹅需要充足的生活空间,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密度,按照每平方米8-12只的数量选购鹅苗,然后在温暖通风的地方搭建一个鹅舍,在地表铺放一层稻草,起到保温作用。
只。体型较大的鹅品种每平方米可饲养5只,散养180平米可以饲养450只,也有足够的空间供大鹅进行活动,鹅的饲养密度过大,拥挤,会导致湿度大,空气混浊,不利于鹅的生长发育。
同时,营养价值也很高,一般粗蛋白含量高达15%-20%左右,是喂鹅的优质饲草。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养鹅200-250羽,每羽鹅饲养70-80天,平均体重可达5千克左右,而每羽鹅生产成本约为13-15元。
养殖肉鹅的密度取决于养殖方式。若采取散养模式,每亩地段可以容纳至少1000只肉鹅。 如果您选择搭建棚舍,至少需要200平方米的空间。在棚内,每平方米可以养殖6只肉鹅,这意味着一亩地大约可以养殖4000只肉鹅。
一般来说,一亩地可以最少养一千只以上,搭棚的话就在一两百平方,如果搭棚养鹅每平方米6只左右,一亩地大概养殖4000只鹅。那么养两千只鹅需要半亩地,并且盖一百多平方的棚,可以建普通的大鹏也可以建砖瓦结构的鹅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鹅舍费用:养鹅之前一定要建设鹅舍。鹅舍建造材料可以选择材木石棉瓦,500只鹅大约需要100平左右面积,建造费用大约在20元/平,因此鹅舍总费用大约在1万元左右。鹅苗费用:鹅苗费用一般都是比较高,但主要根据养殖地区及市场行情而决定。
在皖西,农民种草养鹅,一亩地周年种植不同季节的优质牧草,年产高达2-5万千克,按每只鹅吃草35-40千克计(另每只鹅补加2千克精料),可饲养500只皖西大白鹅。
目前建设一个饲养1000—1500只肉食鹅的大棚只需投资2000—3000元左右,其造价仅是砖瓦结构鹅舍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一般每个鹅棚饲养2批肉鹅,即可收回全部鹅棚投资。大棚饲养肉鹅一般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可养8—12只,棚舍利用率较高。
可容纳50只肉鹅。种鹅舍:要求防寒隔热性能优良,光线充足。舍檐高8~2m,南面是窗户,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的比例为1:10~15,每平方米可养种鹅2~3只。在陆上运动场与水面连接处,须用石块砌好,用水泥做好斜坡,坡度约为25~35°,斜坡要深入水中与枯水期的最低水平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