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仅随物态、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铁的密度通常给出为9×10 kg/m。 若要计算铁的密度,可以使用公式 m=ρV,其中 m 表示质量,ρ 表示密度,V 表示体积。
密度=质量/体积,9×10^3是9×10^3kg/m就是1m的铁重9×10^3公斤。
例如,如果一个铁块的体积 V 是 12 x 80 m^3,那么它的质量 m 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m = 9 x 10^3 kg/m^3 x 12 x 80 m^3。 密度的物理意义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把一块铁块压成铁片,它的密度不变,因为它的本质,也就是说,它还是铁,没有变成其他的物质,所以不变。体积,根据公式等于质量除以密度,因为都没有变,所以没有变。补充问题答案:体积变小,密度不变,因为同样的还是棉花。
密度是永远不变的。如果不考虑压的过程中铁片本身的损耗的话由于质量m不变,密度不变,所以体积也不变。
体积不变,形状改变了。你好,本题已解如果满意 请点右上角“采纳答案”。
形状:物体形状的改变不会影响其质量和体积,因此也不会改变其密度。例如,一个铁块被锻打成铁片,其密度仍然保持不变。温度:对于大多数固态和液态物质,在常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密度的变化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对于气体来说,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其体积的显著变化,从而影响密度。
例如石块的重力大于其同体积水的重量,则下沉到水底。木料或船体的重力等于其浸入水中部分所排开的水重,所以浮于水面。气球的重量比它同体积空气的重力小,即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会上升。这种浸在水中或空气中,受到水或空气将物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启发:显然以上的方法都不好区分,今天同学们会学到一种有效的鉴别物质的方法,也就是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以水为例,1立米的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为9921千克,在10MPa下压缩为0.9955立方米,相当于在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施加98公斤的力,其体积才减少千分之五,肉眼根本就看不出来。用整个地球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测定为965 10^24千克)来包裹住无空隙压缩一个铁球其体积为原来的46%,达不到题中所要求的15%。
以水为例,1立米的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为9921千克,在10MPa下压缩为0.9955立方米,相当于在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施加98公斤的力,其体积才减少千分之五,肉眼根本就看不出来。
铁的居里温度大约是600℃,熔点大约1400℃。把铁在常温下压在一起,需要的压力和温度近似成正比。比如,一个大气压下,20℃时,要达到温度600℃以上,铁粉开始粘合,需要的压力应该是近似30个大气压。如果要铁粉融化,大约需要70个大气压。
铁的传热效果很好,且铁球的直径才1CM不大,即热容量不大,应该1分钟即可。
1、铁(Fe)的密度为86 g/cm3。 铝(Al)的密度为70 g/cm3。 土的密度因种类和状态而异,一般范围在5至5 g/cm3之间。请注意,上述密度值是在标准条件下的近似值,实际密度可能会因材料的纯度、温度、湿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2、金属的密度大小顺序排列:钾 0.87。钠 0.97。钙 55。镁 74。铝 69。钛 55。铬 2。锰 3。铁 86。铜 9。银 5。铅13。汞 15。密度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ρ。我们通常使用密度来描述物质在单位体积下的质量。
3、铁的密度是8克每立方米;可以用阿基米德定律测出密度,用细绳系住铁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可得出铁的密度是8。
4、铁的密度是8克每立方米;密度是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可以用阿基米德定律测出密度,用细绳系住铁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可得出铁的密度是8。
5、铁的重量计算公式是m=ρV,在重量公式中,ρ表示物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的体积,在常温常压下,铁的密度是8g/cm,读作8克每立方厘米。密度的物理意义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温度、压强变化而变化。
6、首先,需要知道铁的密度是多少。铁的密度大约为9克/立方厘米。接下来,计算铁板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