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打了控旺素后下雨导致心叶发黄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用药量大:未按除草剂规定使用剂量用药,误以为加大用量可提高除草效果,导致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茎叶喷雾时期不当:烟嘧磺隆茎叶喷雾安全期为玉米的3-5叶期,玉米2叶期以下或6叶以上茎叶喷雾,易产生药害。
2、玉米控旺过度可能导致心叶不长且发黄。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喷洒植物生长促进剂,如赤霉素和芸苔素内酯等,以缓解药害。同时可以搭配尿素水溶液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每亩地至少喷洒30公斤药液,最好选择在上午9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避开中午气温过高的时间段。
3、雨水冲刷导致附着量减少:雨水会冲刷掉部分未被吸收的控旺剂,导致其在玉米植株上的附着量减少。这可能会减弱控旺效果,因为较少的控旺剂意味着对玉米植株生长的控制作用也会相应减弱。控旺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虽然雨水冲刷会对控旺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但控旺剂的效果并非完全依赖于其附着在植株表面的量。
4、玉米在施用控旺剂后,出现个别植株高达5米并伴有雄穗抽出,以及叶片发黄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病害引起的。 常见的病害之一是玉米褐斑病,它主要影响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茎秆。 该病害最初在顶端叶片的尖端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的小斑点,随后斑点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
5、- **生理影响**:控旺剂通常通过抑制玉米顶端生长,促进根系发展,加强植株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能力。- **施用时间**:玉米控旺的最佳时间是在“小喇叭口期”,即第七片真叶完全展开后进行。
1、硝磺莠去津除草剂适用于玉米田的除草,特别是在玉米3至5叶期,杂草2至4叶期时喷洒效果最佳。这种除草剂含有硝磺草酮和莠去津,它们共同作用,能有效防治玉米田内的多数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使用时,每亩地使用150至180毫升的制剂,通过茎叶喷雾的方式施用。
2、粘玉米可以使用硝磺草酮类苗后除草剂。在玉米3至5叶期,杂草2至4叶期,可使用25%硝磺·莠去津悬浮剂120至200毫升,稀释于30公斤水中均匀喷雾,以有效控制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如马唐、稗草、狗尾草、自生麦苗、马齿苋和苍耳等。
3、硝磺莠去津除草剂不能打黏玉米。建议使用硝磺草酮。硝磺草酮一种芽前苗后除草剂,具有速度快、杀草谱广、对玉米安全等特点,对于玉米田中的大部分阔叶杂草以及部分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4、通常情况下,硝烟莠去津除草剂可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林地等旱田作物中,有效地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茴麻、香附子等一年生杂草。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时,可使用30%硝烟莠去津150-180毫升,兑水25-30公斤,喷洒在杂草茎叶上进行防除。

1、对羟基苯甲酸是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原料,特别是其酯类,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尼泊金甲)、乙酯(尼泊金乙)、丙酯、丁酯、异丙酯、异丁酯,可做食品添加剂,用于酱油、醋、清凉饮料(汽水除外)、果品调味剂、水果及蔬菜、腌制品等,还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的防腐、防霉剂和杀菌剂等方面。对羟基苯甲酸也用作染料、农药的中间体。
2、在香精工业,对羟基苯甲酸衍生的对甲氧基苯甲酸用于制作香料,带有水果和茴香香气。在药物合成中,如非布索坦(治疗痛风)、菲诺贝特(调脂药)、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胰腺炎)等药物,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都是关键原料。
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防腐剂:医药工业:作为药剂的防腐杀菌剂,用于防止药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食品工业:用作食品的护腐添加剂,帮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其他领域:也用于香料、胶片等的防腐保护。
4、对羟基苯甲酸也用作染料、农药的中间体。在农药中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GYAP、CYP;在染料工业中用于合成热敏染料的显色剂;还可用于彩色胶片及合成油溶性成色剂“538”及尼龙12中用作增塑剂的生产原料。另外,还用于液晶聚合物和塑料。作防腐剂、杀菌剂。
5、作为食品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用效果: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还可与苯甲酸类并用,以增强防腐效果,满足特定食品或产品的防腐需求。综上所述,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食品防腐、溶液配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6、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作为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和饲料行业。这种物质能够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护产品免受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侵害。与苯甲酸和山梨酸相比,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不仅能够抑制好氧菌,还能对抗厌氧菌。
防治光头稗的关键在于实施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农业管理和化学除草。首先,杂草种子的萌发受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影响,因此需关注季节和土壤管理。猪殃殃、播娘蒿、野燕麦等杂草的发育和出苗时间各有特点,麦种播期影响其出苗时间,一般晚于小麦10-18天,出苗高峰期在年前,年后敏感期减少。
使它隆(治莠灵) 对猪殃殃、繁缕、牛繁缕、大巢菜、播娘蒿、碎米荠、田旋花、遏蓝菜、卷茎蓼等杂草有很好防效。在小麦2-5叶期,每亩用20%使它隆乳油30-50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泽漆(猫儿眼)在黄淮麦区的一些麦田为害面积逐年扩大,较难防治。
危害程度:作为麦田中的杂草,光头稗对小麦构成显著的竞争压力,争夺水分、养分、光照和生存空间,还可能传播病虫害,从而影响小麦的正常发育和产量。
在北方旱作冬麦草害区,如长城以南至淮河以北,光头稗是麦田的主要杂草之一,对小麦生产构成威胁。在南方稻茬冬麦草害区,光头稗在秋季末至春季初萌发,对稻田也有较大影响。生态特征方面,光头稗种子对温度适应性强,最适生长温度为20~35℃,能在土壤深层存活多年。
害虫特性匹配药剂类型 鳞翅目害虫(玉米螟、黏虫):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虫龄较大时联用甲维盐; 刺吸式害虫(蚜虫、蓟马):使用啶虫脒或氟啶虫胺腈,并添加矿物油提升渗透效果; 螨类(红蜘蛛):联用乙唑螨腈与螺螨酯,重点喷洒叶背。
玉米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的最佳时期主要集中在拔节期至灌浆期,两者搭配使用可提升抗逆性并促进增产。 具体执行需结合玉米生长阶段与环境条件: 磷酸二氢钾的喷施节点 玉米对磷、钾的需求高峰为拔节期(茎秆快速生长)、大喇叭口期(需强化抗倒伏能力)以及灌浆期(促进籽粒饱满)。
硝烟莠去津悬浮剂: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时,每亩地使用165-200g的硝烟莠去津悬浮剂兑水稀释喷雾,可以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马齿苋、铁苋菜等杂草。
田间施用建议在玉米螟产卵期喷雾,每亩用量200-300克菌粉。■ 白僵菌:微生物真菌制剂,寄生钻蛀性害虫效果突出。与化学农药错开7天使用,阴天或傍晚施用最佳。 地下害虫防治■ 辛硫磷颗粒剂:播种时亩用3%颗粒剂4-5公斤拌土撒施,触杀金龟子幼虫(蛴螬)效果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