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氯乙烷,中文别名包括1-氯乙烷、乙基氯和氯乙烷,英文名称为Chloroethane,其化学名称为C2H5Cl或CH3CH2Cl,分子量为652克/摩尔。它以无色气体的形式存在,散发出类似醚的气味,燃烧时会呈现出绿色火焰。在标准条件下,一氯乙烷的蒸汽压为532千帕,在-9℃时会降低到这个数值,其闪点为-43℃,在开杯试验中表现出来。
2、氯乙烷的药理作用 氯乙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三七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延胡索有活血、利气、止痛的作用;黄柏能清热燥湿、解毒;麝香有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作用。上述5种药物组成复方溶于乙醇中,能增强消肿止痛作用且药效持久。
3、-二氯乙烷,一种无色带有醚味的油状液体,化学式为C2H4Cl2,CAS号为75-34-3,国标编号为32035。相对密度为17,相对密度(空气=1)为42。蒸气压为133kPa/10℃,闪点为-10℃,熔点为-97℃,沸点为53℃。具有麻醉作用,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己烷密度为0.672,熔点为-95℃,沸点为68-70℃,闪点为-22℃,己烷不溶于水,但易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己烷极易燃烧,会和卤素发生取代反应。己烷有一定毒性,长期接触会使人慢性中毒,严重的甚至致人晕倒、昏迷,乃至死亡。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己烷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在常温下,己烷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它的特性包括密度为0.672克/立方厘米,熔点低至-95℃,沸点在68-70℃范围内,边闪点为-22℃。值得注意的是,己烷不溶于水,却可以轻易溶解于乙醇和乙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然而,己烷具有高度易燃性,能够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己烷有正己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和2,2-二甲基丁烷五种同分异构体。物性数据:性状:高度挥发性无色液体,有汽油味。
正己烷密度为0.659g/cm3,熔点为-95℃,沸点为69℃,正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4,属于直链饱和脂肪烃类,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作溶剂、色谱分析参比物质、涂料稀释剂、聚合反应的介质等,也可用于有机合成。
1、正己烷:3种一氯代物。2甲基戊烷:5种一氯代物。3甲基戊烷:4种一氯代物。2,2二甲基丁烷:3种一氯代物。2,3二甲基丁烷:2种一氯代物。
2、正己烷CH3CH2CH2CH2CH2CH共六个碳。根据对称性,可知有3种一氯代物。
3、种 正己烷3种,2-甲基戊烷5种,3-甲基戊烷4种,2,2-二甲基丁烷3种,2,3-二甲基丁烷2种。自己对照下哪种多数了。
全氯乙烷的物化性质如下:外观:全氯乙烷是一种无色针状斜方晶体,具有类似于樟脑的香气。熔点:在186~187℃之间,这意味着在此温度范围内,全氯乙烷会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沸点:为186℃,当加热至这个温度时,它会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密度:相对密度为094 g/cm3,显示出其比水重的特性。
氯乙烷,也称为乙基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和科研领域。首先,从物理性能来看,氯乙烷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类似醚类的刺激性气味。它不溶于水,但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其较低的沸点和良好的挥发性,使得氯乙烷在特定条件下易于处理和操作。
氯乙烷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用于冷冻麻醉剂,其原理主要在于其沸点较低,易于液化。液化过程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这一特性使得氯乙烷在局部麻醉过程中能够迅速冷却组织,减少疼痛感。
它在物理状态下表现出了比水重的特性,但易于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苯、氯仿和油类,显示出其广泛的溶解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22℃时,全氯乙烷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05 g/L,这表明它与水的互溶性较低,通常在化学反应中可能需要特殊的条件来实现其在水中的溶解。
医护人员会使用氯乙烷喷雾来进行局部麻醉,因此这些地方能找到它。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运动场上也会有氯乙烷的身影。当运动员出现急性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时,教练或队医可能会拿出氯乙烷气雾剂,迅速喷在受伤部位,利用其迅速挥发吸热的特性,起到冷冻麻醉、缓解疼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