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闪点在-4℃以下者有石油醚、氯乙烷、溴乙烷、乙醚、汽油、二硫化碳、缩醛、丙酮、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闪点在25℃以下的有丁酮、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二甲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三聚甲醛、吡啶等。这类试剂要求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处,理想存放温度为一4~4℃。
2、易燃(常用的如丙酮、乙醚、乙醇、异丙醇等)。易爆(如苦味酸、叠氮钠等)试剂。贮存时应放在远离火源、阴凉、通风良好处。并应严密封固,不能和强氧化剂混放在一起,对易爆试剂可将瓶子存放于冰箱中,贮藏室温度应在30℃以下。(2)、腐蚀性试剂:有硫酸、冰醋酸、醋酐、硝酸、溴、氨水等。
3、易燃类液体 闪点在25℃以下的液体,如石油醚、氯乙烷、溴乙烷、乙醚、汽油、二硫化碳、缩醛、丙酮、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处,理想存放温度为-4~4℃。闪点在25℃以下的试剂,存放最高室温不得超过30℃,特别要注意远离火源。
4、易燃的试剂有醇类如甲醇、乙醇等;酯类如醋酸乙酯等;醚类如乙醚等;酮类如丙酮等;以及石油醚、乙炔、甲烷等。 醇类:醇类试剂中的许多成员都是易燃的。例如甲醇和乙醇,它们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并且挥发性强,容易形成易燃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因此,在使用这类试剂时,需要特别注意防火措施。
1、N-dimethylbutan-1-aminium[1]。CAS号为927-62-8,EINECS编码为213-156-1,这是一组用于化学识别和追踪该化合物的唯一标识符。N,N-二甲基丁胺的分子式为C6H16N,这意味着它的分子由6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组成。
2、加入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N-二甲基-甲基苯胺;2)剩余三种物质用兴斯堡反应鉴别。加入苯磺酰氯,N,N-二甲基丁胺不反应,仍为油状;其余两种生成沉淀,在此二者中加入氢氧化钠,溶解的是丙胺。
3、活性成份:盐酸洛哌丁胺。化学名称:N,N-二甲基-α,α- 二苯基-4-(对氯苯基)-4-羟基-1- 哌啶丁酰胺盐酸盐。
4、正丁胺 正丁胺是最简单的丁胺,化学式为CH3CH2CH2CH2NH2。它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正丁胺可溶于水,也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异丁胺 异丁胺的结构与正丁胺有所不同,其化学式为CH3CH(NH2)CH2CH3。它也是一种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1、一个是grabriel胺合成,卤代烃和邻苯二甲酰亚胺盐发生亲核取代,生成N-烷基化中间体,然后再发生肼解或酸解得到伯胺,现多用肼解条件较酸解温和。
2、一个是 grabriel胺合成,卤代烃和邻苯二甲酰亚胺盐发生亲核取代,生成N-烷基化中间体,然后再发生肼解或酸解得到伯胺,现多用肼解条件较酸解温和。
3、-溴正丁烷具有脂肪族溴化物的通性,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化合物反应。在热的强碱的水溶液中水解生成醇和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溴化丁胺,与氰化钠反应生成正戊腈和氰化钠。
4、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卤代烃(醇与氢卤酸共热),反之,卤代烃在一定条件在也可以转化醇(卤代烃与碱溶液共热)。所以在有机物合成反应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醇和卤代烃互相转化。卤代烃和烃之间的转化;烯烃与 HX 加成可以生成一卤代烃,烯烃和 X 2 加成可以生成二卤代烃。
5、bu4nbr催化反应是通过向一个带有加热装置、电搅拌、温度计、水循环冷凝器的1000毫升的反应器中,投入200克三正丁胺、200克溴丁烷、200克溶剂乙腈,搅拌并加热至缓慢回流,恒温反应22-24小时就可以达到催化效果。
6、如果按SN机理反应,就有重排产物产生,如2-戊醇与氢溴酸反应有86%2-溴戊烷与14%3-溴戊烷;异丁醇在氢溴酸与硫酸中加热反应,有80%异丁基溴与20%三级丁基溴,新戊醇由于β位位阻太大,得到的是重排产物2-甲基-2-溴丁烷。
健康影响:1,3-二甲基丁胺可通过吸入、食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对健康构成威胁。吸入其蒸气或雾可能会刺激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导致喉部痉挛、炎症,甚至可能引发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严重时可致死。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强烈刺激或灼伤。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 LD50771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干燥状态下非常易燃,遇热、摩擦、震动或杂质污染均能引起爆炸性分解。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与强酸、强碱、硫化物、还原剂、聚和用助催化剂和促进剂如二甲基苯胺、胺、胺类或金属环烷酸盐接触会剧烈反应。
从稳定性来看,1,3-二甲基丁胺是一种稳定的物质,无需特别担心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分解问题。作为一种易燃液体,它在危险标记中被标注为7。这款化学品的主要用途在于有机合成领域,它在合成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作为反应中间体或催化剂。
-二甲基丁胺毒性和对环境影响 1,3-二甲基丁胺属于有毒化学品,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刺激性,家兔经皮:500mg,重度刺激。大鼠经口LD50:600mg/kg;小鼠经口LD50:470mg/kg;兔子经皮肤接触LD50:600mg/kg;1,3-二甲基丁胺包装、运输和贮存 铁桶密封包装,每桶净重 170 公斤 。
在遇到1,3-二甲基丁胺泄漏的应急处理时,首要步骤是迅速疏散泄漏区域的人员至安全地带,并实施严格隔离,限制进出。同时,确保切断火源,以防止进一步事故。应急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和消防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