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的密度一般按照2400公斤/立方米计算,高强混凝土可以按照2450算。特殊的混凝土,比如发泡保温混凝土可能只有几百公斤每立方,陶粒混凝土1800左右,防辐射的重混凝土可以达到3500公斤每立方甚至更高。
通常,素混凝土的密度大约为2200kg/m。这是指未添加钢筋或其他增强材料的纯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密度:钢筋混凝土的设计密度通常约为2500kg/m。这是因为钢筋混凝土中包含了钢筋,从而增加了整体密度。不同等级混凝土的密度:C10至C20等级的混凝土,其容重通常在2360-2400kg/m之间。
C40混凝土的密度约为2420-2440kg/m。
混凝土各等级密度值大约在2300\~2450kg/m之间比较合适。混凝土等级的密度值主要取决于其成分和配比。一般来说,普通混凝土的密度大致在2350\~2450kg/m范围内。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密度值也会有所不同。
水泥混凝土在C10至C20等级,其密度在2360-2400kg/m3之间,在C25-C35等级一般约2400-2420kg/m3。在C35-C40等级一般约2420-2440kg/m3之间。
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分:普通混凝土(19002500kg/m3)。重度表示单位体积物质的重量,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N/cm^3。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kg/m3。重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为:重度=重力加速度*密度;重度又称为容重、体积重量。
硅酸盐水泥的相对密度在1~2之间,疏松状态下的表观密度为1000~1300kg/m3,紧密状态下可达1400~1700kg/m3。当水泥掺有掺合料时,表观密度会略有下降。存放时间过长的水泥,表观密度也会减小。水泥的表观密度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有重要作用。测定水泥相对密度,通常使用专用仪器(李氏瓶)进行。
表观相对密度的计算公式为:表观相对密度 = 试样烘干质量 / (试样烘干质量 + 水及容量瓶总质量 - 试样、水及容瓶总质量),结果应保留三位小数。 表观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表观密度 = 表观相对密度 × 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
在混凝土的分类中,按照表观密度,普通混凝土的重度范围大约在1900至2500千克每立方米(kg/m)。在国际单位制中,重度是表示单位体积物质重量的大小的量度,其单位为牛顿每立方厘米(N/cm)。而密度则是表示单位体积物质质量的量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1、混凝土密度的国家标准主要根据其表观密度进行分类:重混凝土:其表观密度≥2800kg/m3。这类混凝土由于密度较大,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荷载或特殊要求的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在1950kg/m3至2800kg/m3之间。
2、重混凝土:其表观密度不低于2800kg/m。 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在1950kg/m到2800kg/m之间。 轻质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在建筑设计中,通常以1m为单位计算混凝土,而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掺合料、水等的质量则以kg计。
3、混凝土密度的国家要求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根据混凝土类型的不同有所差异:重混凝土:其密度要求大于2800千克每立方米。普通混凝土:密度要求在2000到2800千克每立方米之间。这是最为常见的混凝土类型,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轻质混凝土:密度要求小于1950千克每立方米。
4、国家标准要求混凝土中的表观密度应大于2500kg/m,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350kg/m。表观密度,也称为视密度,是指包括集料实体和内部闭口空隙在内的密度。换句话说,这是指不包括外部任何空隙的每一方集料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