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密度公式计算ρ=m/V,计算铅球的密度,然后跟铅的密度比较,如果相等就是铅做的,如果不相等,就不是铅做的 先根据上述密度公式,求出178克铜的体积,等于20立方厘米,再用球的体积50立方厘米-20立方厘米,即为中空部分体积。
正确答案:D 因为虽说相同质量的铁球、铜球、铝球中铝球的体积较大,但是由于都是开心的,这就存在着空心部分的体积大小问题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说本该体积大的铝球如果空心部分小于铜球,那么有可能铜球的体积大于铝球的体积。故凭现有条件根本无法判断三个球的体积大小。
求解空心体积:知道球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后,可以算出如果球是实心的话应该有多大的体积。再用球的实际体积减去这个理论上的实心体积,就得到了空心部分的体积。
比较体积。用已知质量除已知密度,如果体积相同 说明它是实心的,如果体积小于已知体积。说明它是空心的。比较质量。用已知体积乘已知密度,如果质量相同 说明它是实心的,如果质量小于已知体积。说明它是空心的。3。比较密度。
用密度解决物体的空心问题的方法如下:测量物体的平均密度:使用排水法或其他方法测出物体的体积。使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将测得的质量除以体积,得出物体的平均密度。查找或测量材料的密度:从相关资料中查找该物质的密度。
浮力与密度的问题主要涉及物体在液体中的排水量、液面变化以及浮力效应。 浮力与排水量的关系: 浮力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排水量与重量:当物体放置于另一物体上并一起漂浮时,它们共同排开的水量等于两者总重量除以水的比重。
液体的密度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组分,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但有时也不能忽略)。很高的压强也会产生明显影响。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而变化的特性类似于液体,且一般更不明显。
首先,已知铁的质量,和提供的密度,所以可以求出 铁的体积=质量/密度。这个时候用20立方厘米减去算出的铁的体积就可以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了。我们来看第二个问,灌满,所以用第一问中求出的空心的体积乘以铅的密度就可以得出铅的质量,再加上铁的质量79克就可以求出总质量了。
计算密度的三个公式是m=ρV、V=m/ρ、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质量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既有惯性质量又有引力质量。
已知:V1=30cm m1=26g V2=30m=30000000cm 求:p,m2 解:p=m/V=26g /30cm=0.82g/cm m2=pV2= 0.82g/cm×30000000cm=24600000g 24600000g=(24600000÷1000000)t=26t 这节油车所装石油26t。
密度公式 ρ = m/V 是物理学中非常基础且关键的公式,它揭示了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通过密度公式计算ρ=m/V,计算铅球的密度,然后跟铅的密度比较,如果相等就是铅做的,如果不相等,就不是铅做的 先根据上述密度公式,求出178克铜的体积,等于20立方厘米,再用球的体积50立方厘米-20立方厘米,即为中空部分体积。
× 体积 = 13×10^3kg/m × 0.5×10^-3m = 65kg。由于65kg大于4kg,故该铅球不是用纯铅制成的。综上所述,密度公式的计算与应用在物理学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熟练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密度相关的问题。
首先我们知道密度的公式是质量/体积,现在质量已经知道了,再来看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实际上就是茶壶的体积。

用密度解决物体的空心问题的方法如下:测量物体的平均密度:使用排水法或其他方法测出物体的体积。使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将测得的质量除以体积,得出物体的平均密度。查找或测量材料的密度:从相关资料中查找该物质的密度。或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找一块实心的同材料物体,测量其体积和质量,然后计算得出该材料的密度。
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如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用“排除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以下是利用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10个例子:骆驼脚掌宽大:原理: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减小压强,使骆驼不易陷在沙地里。菜刀锋利:原理:通过减小接触面积来增大压强,使菜刀更容易切食物。坦克履带:原理:加大接触面积以减小压强,保护路面不被压坏,同时防止坦克陷进柔软的地面。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首先需要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转换。我们知道1立方米等于1000升,而1升等于1000毫升。因此,1立方米等于1000000毫升。接下来,我们需要利用柴油的密度来计算其质量。题目中给出柴油的密度是每毫升0.855克。我们可以通过体积和密度的乘积来计算质量。
用密度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的方法如下: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使用排水法或其他方法准确测量出物体的体积。使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将测得的质量除以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平均密度。查找或测量材料的密度:从可靠来源查找该物质的密度。或者,通过测量同材料的实心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出该材料的密度。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 ,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4.可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如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用“分析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1、在初二物理的学习中,密度是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具体的例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比如,题目11中,要装下100克的酒精,我们需要一个容积至少为125毫升的容器,因为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2、想知道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无需直接测量体积,只需通过质量计算即可。以固体为例,将固体完全浸入水中,测量固体和排出水的质量。利用质量关系公式m固=ρ固V,m水=ρ水V,通过计算可得m固/m水=ρ固/ρ水。因此,固体密度计算公式为ρ固=ρ水*m固/m水。
3、成都)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 甲的密度是 g/cm3。甲 5 (11达州)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
4、基本题: 水的密度是0×10^3 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3:4,则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是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