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醇法、异丙苯法 、发酵法、乙炔水合法 和丙烯直接氧化法。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丙酮是制备苯酚的副产品,是异丙苯氧化后的产物之一。
目前世界上丙酮生产方法主要是异丙苯法、异丙醇脱氢法。异丙苯法是生产丙酮的主流方法,其缺点是,纯度和颜色可能比异丙醇脱氢法稍差。
异丙醇脱氢法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丙酮生产方法,它以异丙醇水共沸物来自丙烯水合制异丙醇装置为原料,在锌铜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脱氢反应,产物经分离提纯后得到丙酮产品,由于成本原因该法逐渐被异丙苯法所替代。
制备方法:丙酮的生产方法较多。古老的方法是用石灰中和木材干馏所得的木醋液,制成乙酸钙,再经热分解制得丙酮。
CH3C≡CH + H2O[+2汞离子催化] → CH3CH2CHO 这部分属于基础,最好记住,以免下次不会。
三,丙醇生产方法 1,从异丙醇副产物中回收法:丙烯直接水合制异丙醇时,副产正丙醇,从中回收正丙醇。2,环氧丙烷加氢法。3,丙醛加氢法:由丙醛、丙烯醛加氢制正丙醇和烯丙醇。4,由乙烯经羰基合成得丙醛,再经加氢后得正丙醇。或者以金属羰基化合物为催化剂,由乙烯和水直接生成正丙醇。
如果实际得到的二苄叉丙酮质量为0.8克,则制备产率为:制备产率(%)=0.8÷(摩尔质量×1摩尔)×100%。
克。根据查询化学实验得知二苯亚甲基丙酮在实验中的理论产量是292克。二苄叉丙酮(又称双苄叉丙酮或二苯亚甲基丙酮)是CAS号为538589的有机化学物质。英文名:Dibenzylideneacetone15Diphenyl14pentadien3oneDistyrylketoneDibenzalacetone。
在计算二苄叉丙酮的制备产率时,首先需要确定理论产量。理论产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计算得出的。然后,通过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再乘以100%,就可以得到产率的具体数值。例如,如果理论产量为100克,实际产量为80克,那么产率就是80%。
较为新颖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其一为在10%的氢氧化钠作用下,应用超声波技术合成二苄叉丙酮,并研究了超声辐射功率和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超声功率为250瓦,反应10分钟,二苄叉丙酮的产率达77%。
制备方法:由苯甲醛和丙酮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制得,反应在乙醇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温度20-25℃,产率78%。2PhCHO+CH3COCH3―――→PhCH=CH——COCH=CHPh在苯甲醛和丙酮的交叉羟醛缩合反应中,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投料比可得到两种不同产物,如果苯甲醛和丙酮按1:1 比例反应则生成苄叉丙酮。
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反应物过量。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在制备二苄叉丙酮的反应过程中,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控制不当,导致产率过高。反应物过量:在反应中,反应物的量过多,会导致产率提高。
在酸性条件下和水加成得到2-丙醇,2-丙醇氧化就得到丙酮.直接氧化生成乙醛,在氧化生成乙酸,在从乙酸得到乙酸钙,然后加热至160摄氏度分解生成丙酮和碳酸钙 丙烯(propylene,CH2=CHCH3)常温下为无色、稍带有甜味的气体。
丁烯(1-butene)是一个四碳烯烃,化学式为CH3-CH2-CH=CH2。要用丁烯合成丙酮(acetone),您可以通过以下两步反应来实现:步骤1:氢氧化反应(羰基还原反应)首先,丁烯需要经过氢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丁醇(1-butanol)。这是一个加成反应,需要在存在氢氧化钠(NaOH)等碱性条件下进行。
丙酮化学式:CH3COCH3。丙酮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
丙酮分子式介绍如下:C3H6O。丙酮(acetone)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分子量508,是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
1、苯甲醛(化学式:C7H6O)和丙酮(化学式:C3H6O)可以进行酰胺缩合反应,生成苯甲基丙酮酰胺(化学式:C10H11NO):C7H6O + C3H6O - C10H11NO + H2O 在这个反应中,苯甲醛和丙酮的羰基(C=O)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酰胺键(C=O-NH-)。
2、由丙酮制2-甲基丙稀酸 步骤:1)丙酮与甲基格氏试剂加成, 再脱水, 得异丁烯。2) 异丁烯在Cu离子存在下催化氧化得2-甲基丙烯醛。3)2-甲基丙烯醛的进一步氧化得目标产物。
3、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醇与频哪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