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丙烯和环氧起反应,能够直接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环氧氯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5ClO,为无色液体,是有类似氯仿的气味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也用作溶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
2、Hercules公司则在美国密西西比(MissiPPi)州建厂,把环氧氯丙烷均聚物及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乙烷的共聚物分别以商品名“Herclar H”和商品名“Herclor C”推向市场。
3、在工业上占重要地位的开环聚合产物有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四氢呋喃、聚环氧氯丙烷、聚甲醛、聚己内酰胺、聚硅氧烷等。1863年C.-A.孚兹最早研究开环聚合,他将环氧乙烷和水在封管中加热,得到乙二醇和聚乙二醇。

它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也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会水解,但在酸性溶液中(尤其是pH值≤0)卡拉胶易发生酸水解,凝胶强度和黏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性条件下,若卡拉胶在高温长时间加热,也会水解,导致凝胶强度降低。
以水作为溶剂,氢化物的pKa16则表现为酸性,在水溶液中可给出质子;反之,则表现为碱性,水溶液中可接受质子。
角叉菜胶,因为卡拉胶是从麒麟菜、石花菜、鹿角菜等红藻类海草中提炼出来的亲水性胶体,它的化学结构是由半乳糖及脱水半乳糖所组成的多糖类硫酸酯的钙、钾、钠、铵盐。
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氧,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离解为氢和氧水。
VB1(硫胺素,thiamine)在高温时,特别是在高温碱性溶液中,非常容易破坏,并易受紫外线破坏,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性 较好,甚至加热时也是稳定的。
乙烯经次氯酸化生成氯乙醇,然后与氢氧化钙皂化生成环氧乙烷粗产品,再经分馏,制得环氧乙烷。反应式和工艺流程如下。我国最早以传统的乙醇为原料经氯醇法生产EO。
氯醇法制备环氧乙烷:分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将乙烯和氯气通入水中,生成2-氯乙醇。第二步是用碱(通常为石灰乳)与2-氯乙醇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如果用氢气,必须要有钯催化才行。最简单的办法,环氧乙烷用四氢铝锂或者红铝开环,用稀盐酸崔灭反应得到乙醇,然后直接加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
首先利用公式:Vs=V1*Ts*P1/(Ps*T1),将250°c下压力为1000kpa的气体转化为标准状态下气体体积。
1、考虑对映异构的话,一氯取代应该是8种,不考虑对映异构则是4种,不会是7种,答案有问题。
2、同分异构体的基本概念:化学上,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分子式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
3、img=205,64]huaxue.files/huaxue5802png[/img]中5及4号碳原子上的H的化学环境相同,因此3-甲基戊烷的一氯取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只有3和取代基(甲基)上的H被取代后所形成的4种取代产物。
4、根据等效氢原理,以3和4号碳中线为对称轴,只考虑一边,1号碳上的三个氢与二号碳上的甲基上的三个氢等效,3号碳上的一个氢分别各为一种,还有就是3号碳上的甲基上的三个氢为一种。所以,一氯取代物有五种。
5、-甲基戊烷的1号C原子与5号C原子,2号C原子与4号C原子为对称结构。所以3-甲基戊烷有4种H原子,所以它的一氯代物有4种 由这些一氯代物能生成的烯烃共3种。
6、要获得a-碳单烷基化产物,可用四氢吡咯、吗啉等仲胺制成烯胺,再与活泼的卤代烷(碘甲烷、卤代苄等)反应,生成取代的烯胺,经水解即得烷基化的羰基化合物:②活泼亚甲基的烷基化。
一般先将药加入饵料10%左右的水中配成母液,将母液用喷雾器或喷壶等喷在饵料上,如小麦上,边喷边拌,喷完拌匀,堆起闷数小时,待饵料将药液全部吸收完后摊开晾干,即成毒饵。要注意一定要拌匀。
家有老鼠不见了,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把它引出来并干掉:黏胶灭鼠:可以在市面上买一种由无毒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灭鼠黏胶,黏胶能力很强,灭鼠能力比鼠夹有效的多,在5~40度的温度下有效期在三个月以上。
水泥灭鼠:将大米、玉米、面粉等食品炒熟,放少许食用油,然后拌入干水泥,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老鼠食后,水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而凝固,使老鼠腹胀而死。柴油灭鼠:把黄油、机油、柴油拌匀,投放在鼠洞周围。
杀鼠灵、甘氟、敌鼠钠盐、毒鼠磷、大隆)配制毒饵用0.005%溴敌隆毒饵:溴敌隆是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对农田鼠类和家栖鼠类都有较好的效果。
物理方法 家庭灭鼠应尽量使用物理方法而非化学方法,比如用捕鼠笼、捕鼠夹、粘鼠板诱捕都是不错的方法。抓到后可将老鼠放进水里淹死或者拍死,但注意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老鼠,因为它们的体表有很多寄生虫。
化学灭鼠法是大规模灭鼠中最经济的方法。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人、畜中毒事故。化学灭鼠可分为毒饵法和毒气法、毒水法、毒粉和毒糊法。 常用灭鼠药 主要是肠道灭鼠药,有急性和慢性灭鼠剂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