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的结构式 具有等腰三角形结构,而不是等边三角形,三个氧原子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顶角为1179度。底角为3605度。臭氧的电子式 电子式和结构式的区别 电子式是一种图式,这种图式以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原子结构里除最外层电子以外的其它部分,以元素符号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氧原子电子构型是2S2 2P4。O3类似二氧化硫,共扼π键电子云密度并不均匀,所以一个是+2/3价,另两个是-1/3价。臭氧分子的中心氧原子采用sp2杂化轨道,共三条sp2轨道,其中两条与另外两个氧原子的一个含单电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两条西格玛键,中心氧原子的另一个sp2轨道被一对孤对电子占据。
臭氧的结构式和电子式如下:结构简式及电子式为:O3。臭氧,又称三氧,化学式为O3,又称三原子氧、超氧,因其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而得名,在常温下可以自行还原为氧气。比重比氧大,易溶于水,易分解。
【英文名称】Ozone 【结构或分子式】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呈三角形结构,分子式为O3。
O分子形状是折线形,或者叫做 V型,属于sp2杂化。旁边的两对电子不会对sigma键产生影响。中央的O和一对电子相连。液态臭氧是深蓝色,密度614g/cm(液,-184℃),沸点-119℃,固态臭氧是蓝黑色,熔点-197℃。分子呈V形,不稳定。
臭氧分子结构呈现为V形,其中三个氧原子采取sp2杂化。中心氧原子的1个sp2杂化轨道被孤对电子占据,另外2个未成对电子则与两侧氧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上的未成对电子形成2个(sp2-sp3)σ键。中心氧原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上的电子,与两侧氧原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上的电子形成一对平行的π键。
臭氧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物理性质: 状态与颜色:在常温、常态、常压下,臭氧是无色气体,当浓度达到15%时,会呈现出淡蓝色。 溶解性:臭氧在水中可溶,其溶解度比氧高约13倍,比空气高25倍,但稳定性受水中杂质影响较大,特别是在金属离子存在时,臭氧会分解为氧。
◎动物试验表明,臭氧毒性的起点浓度为0.3ppm,而人对空气中臭氧可嗅知的浓度为0.02~0.04ppm,根据臭氧对肺功能毒性的试验结果,提出5~0ppm为臭氧允许浓度的上限。卫生部规定臭氧最高允许浓度为0.3mg/m(0.15ppm)。
臭氧在常温常压下,低浓度时呈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臭味,浓度低时则显新鲜气味,且比空气重。 臭氧的液体形态为暗蓝色,固体形态则接近黑色。
臭氧是极性分子。现代价键理论认为,(O)分子中的中心氧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三个SP2杂化轨道,中心氧原子利用它的两个未成对电子分别与其它两个配位氧原子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结合,占据2个杂化轨道,形成两个σ键,第三个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实验测得,(O)是反磁性的。
空气轻。臭氧密度ρ=144g/I,空气密度=293g/I,臭氧分子量48,空气分子量29,两者比是空气轻。臭氧是一种极强的气体氧化剂和杀菌、消毒剂,可有效地使微生物细胞由外及内产生多种氧化反应,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物质,彻底杀灭细菌。
臭氧的密度是14g每L,空气的密度是293g每L。臭氧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值得注意的是,臭氧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大气层的上层,由于压力的减小,臭氧的密度会变小,甚至比空气还要轻。这是在大气层的上层,气体变得稀薄,压力变小,使得臭氧的密度变小,从而能够漂浮在空气之上。
臭氧的密度为144g/I,空气的密度为293g/I。在相同体积下,臭氧比空气更重。单位体积内含有更多质量的臭氧。这也是为什么将空气看作是主要由一种混合物组成,其中包括了不同比例的各种分子和原子(氮、氧等),不单独考虑其组成中是否存在微量的臭化物。
1、臭氧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高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其极性分子较少,对臭氧分子的吸引力较强,因此臭氧更易溶于四氯化碳。其次,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在水中不稳定,容易被分解,降低了溶解度。而在四氯化碳中,臭氧的氧化性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持,从而增加了溶解度。
2、臭氧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0倍,但是在实用上它的溶解度甚小,因为他遵守亨利定律,其溶解度与体系中的分压和总压成比例。臭氧在空气中的含量极低,故分压也极低,那就会迫使水中臭氧从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逸出,使水中臭氧浓度总是处于不断降低状态。
3、臭氧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高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对的。溶液中溶质微粒和溶剂微粒的相互作用导致溶解。
4、臭氧因其强大的氧化能力而被用于水处理,其杀菌效率与臭氧溶解度直接相关。溶解度越高,意味着水中的臭氧浓度越高,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影响臭氧溶解度的因素:水温:根据亨利定律,臭氧溶解度与水温成反比。水温越高,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越低。气压:臭氧溶解度与气压成正比。
5、臭氧的溶解度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臭氧溶解度除跟水温有关外,最主要的是和臭氧气体的浓度和混合装置的混合效率有关,臭氧浓度越高,臭氧的溶解度越高。在处理水量、水温、臭氧浓度都一样的前提下混合效率越高,臭氧溶解度越大。
6、臭氧在不同温度下的水中溶解度列于表1-2。臭氧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0倍,但是在实用上它的溶解度甚小,因为他遵守亨利定律,其溶解度与体系中的分压和总压成比例。臭氧在空气中的含量极低,故分压也极低,那就会迫使水中臭氧从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逸出,使水中臭氧浓度总是处于不断降低状态。
1、O3即臭氧,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大多数有机色素褪色。可缓慢侵蚀橡胶、软木,使有机不饱和化合物被氧化。常用于:饮料的消毒和杀菌,空气净化、漂白、水处理及饮水消毒、粮仓杀灭霉菌及虫卵。与有机不饱和物反应,可生成臭氧化物,这些臭氧化物在水的存在下可分解,原来的不饱和键开链,生成醛、酮和羧酸等。由于产生臭氧分解,故可用作合成手段及确定有机物结构。
2、臭氧,化学式为O3,是一种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气体,在常温下呈蓝色。 臭氧的相对分子量为400,在0℃时的气体密度为144 g/L,在-150℃时的液体密度为473 g/cm。 臭氧的熔点为-251℃,沸点为-112℃。在气态时呈蓝色,有特殊臭味;液态呈深蓝色;固态呈紫黑色。
3、臭氧密度为14g/L,沸点为-111°C,熔点为-192°C。分子结构不稳,在水中比空气中更容易分解。臭氧的物理性质包括分子量49982沸点-119°C、熔点-193°C、临界温度-5°C、临界压力93atm、等张比容77(90.2K)、生成热-144KJ/mol、在水中的溶解度44ml/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