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一下思路吧,有空再上图。先将乙烯转化为乙炔钠,然后是用氯取代丙烯的α-H,水解,得丙烯醇,丙烯醇与氯水反马氏加成,产物与乙炔钠发生取代反应,最后加氢即得戊醇。
丙烯先用B2H6和OH-进行反马氏水合得到丙醇,然后用PCC氧化为丙醛;乙烯加溴化氢形成溴代乙烷,然后在乙醚中与镁制成格氏试剂,格氏试剂与丙醛反应,再酸水解得到3-戊醇。最后再用PCC氧化为3-戊酮。
乙烯的同系物丙烯最早在1849-1850年间由德国化学家雷诺尔德(J.W.Reynolds)将戊醇通过赤热的管子获得。它和乙烯一样,也是一种无色、带有甜味的气体。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丙烯和乙烯一样,可以大量从石油裂解气中获得。
丙烯醛怎么合成2-甲基-3-戊醇,无机试剂任选:1) 还原丙酮成异丙醇,用PBr3处理的2-溴丙醇。 然后制备对应的格氏试剂。2) 该格氏试剂与丙烯醛加成, 再加氢饱和双键的目标产物。
将2-丁醇氧化得到丁酮。丁酮与乙基溴化镁反应,产物水解后就得到目标分子。
合成:第1个可以巧妙地使用次氯酸来氧化乙烯得到加成产物,进而再转化成beta-羟基乙酸。第2个应用Reformatsky反应,可以相对简单地得到目标物beta-羟基环戊烷乙酸。
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NO2,因此, 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注意搅拌 注意不断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
① 碳原子数目1~5的烷烃异构体数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无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戊烷有三种异构体。
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方法: ⑴ 记忆法: ① 碳原子数目1~5的烷烃异构体数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无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戊烷有三种异构体。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1、选B 因为溶质是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第二份加入了无水硫酸铜粉末溶剂质量增加,所以浓度就增加。故AD错。
2、一,不等式讨论法的应用 不等式讨论法关键是寻求足够的根据,建立不等式,紧扣题意,全面分析,挖掘隐含,去伪存真。例2.常温常压下,某气态烃与足量的氧气的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体积变为V/2L。试求混合气体可能的组成与体积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的反应后甲的质量也是5克,说明甲没有参与反应,或是催化剂。故这个反应是丁分解成乙和丙,是个分解反应。1/(1x3)=0.5(1-1/3),1/(2x4)=0.5(1/2-1/4),……1/(9x11)=0.5(1/9-1/11)。

mannich反应是指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与甲醛和胺缩合,生成β-氨基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题中的二乙胺和甲醛都是Mannich反应的底物, 但甲酸不是, 因为甲酸不含有羰基beta位上的活泼H。
曼尼希反应(Mannich反应,简称曼氏反应),也称作胺甲基化反应,是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通常为羰基化合物)与甲醛和二级胺或氨缩合,生成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一般醛亚胺与α-亚甲基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也被看做曼尼希反应。
Mannich反应(一般译为曼尼希反应,简称曼氏反应),根据产物的不同也可以称作胺甲基化反应或者氨甲基化反应,是指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通常为羰基化合物)与甲醛和胺缩合,生成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一般醛亚胺与α-亚甲基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也被看做曼尼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