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笔记~

C水=2×103焦/(千克℃) 读法: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初中物理笔记必背公式:速度v=s/t;密度ρ=m/v;压强P=F/s=ρgh;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从粒子到宇宙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初中生学习物理要注意笔记的整理,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八年级上物理 学霸笔记 ,仅供大家参考。

初二物理笔记整理图片

1、初二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我整理了一些初二物理的知识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学霸是怎么记笔记的吧。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2)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从学习时间来看,做笔记和错题集也需要时间,但这些地方确实是你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即使当时搞清楚了,也难以保证以后就掌握了不会再错了。集中整理出来,适当的时候再复习一下,是一种高效的方法。

密度与社会生活笔记

1、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学史上,氩就是通过计算未知气体的密度发现的。1892年英国化学家雷姆赛发现从空气中提取的氮气密度比从硝酸和氨里提取的氮气的密度大0.5%。

2、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2;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3、另摘录笔记:《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对于文明的看法:文明是社会总量和社会密度不断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科学、艺术和经济活动的发展,是人类成长的必然结果。因为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具备新的发展条件。

密度泛函理论学习笔记(2)

1、密度泛函理论是量子化学中的重要分支,解决电子在多体系统中的行为。上节中我们探讨了K-S方程的求解方法,即自洽场方法,但遗留了如何选取Vxc和Exc泛函的问题。精确选取这两个泛函十分困难,寻找准确代表自然精确泛函且能有效求解的数学形式,将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2、张余洋密度泛函理论讲座笔记要点如下:密度泛函理论概述:DFT是一种研究多电子体系电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方法。它为解决多体量子力学问题提供了有效简化途径。非DFT方法的HF近似:涉及定态薛定谔方程和含时薛定谔方程的表达。原子单位制简化了方程的计算,使用bohr作为长度单位,hartree作为能量单位。

3、当初始状态非定态时,粒子的状态是能量本征态的线性叠加。这种非定态的波函数随时间而变化,揭示了量子世界更为复杂的动态特性。多粒子的交响乐章:涉及多粒子时,薛定谔方程变得更为复杂,像交响乐团的合奏。多粒子系统的薛定谔方程是密度泛函理论的根基,连接着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