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解如下: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长约4-6mm,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不论主根、侧根或不定根都具有根尖。根的伸长、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成熟组织的分化以及对重力与光线的反应都发生于这一区域。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
2、植物基础结构不同 根不长叶,没有节和节间,一般也没有无芽。根茎类属于地下茎的总称,有根状茎、块茎、球茎等。外形差异大,比如根茎一般长有外皮,是植物细胞形成的表面植物膜。比如长芽的要削皮吃的土豆,就是经典的根茎。
3、根部的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原生中柱的结构,在横切面上可明显地分为三部分,即表皮,皮层和维管柱(如图)。表皮一般一层,皮层较厚,分外皮层、中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由一到多层中柱鞘包围,里面为木质部和韧皮部。
4、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也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但各部分结构和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不尽相同(图4-22),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单子叶植物根不能进行次生生长,因此,也不产生次生结构。 禾本科植物根的皮层中,靠近表皮的一层至数层细胞为外皮层。
5、根冠——位于根尖分生区先端的一种保护结构,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根在土壤中生长时,由于根冠表层细胞受磨损而脱落,此即根冠明显的特点。分生区——细胞小,排列密而整齐,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液泡。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的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6、节叶不同 根:根没有节和鳞片叶。根茎:根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有退化的鳞片叶。芽不同 根:根缺少芽,具有根冠,分枝由内部组织产生而非由芽形成。根茎:根茎前端有有顶芽,旁有侧芽。下部不同 根:主根下部向下长,侧根或次生根则侧出。
1、山楂根系生长能力强,侧根分布层浅,主要根系分布层在10~60厘米土层内,30~60厘米区内占58%。据作者在江苏宿迁观察铁球山楂品种1~2毫米的根占总根数86%。刘兴治观察1~2毫米的根占74%,2~3厘米占15%。根冠比一年生为2~6∶1,4年生为3~5∶1。
2、山楂为浅根性树种,主根不发达,但生长能力强,能在瘠薄山地生长。侧根多分布在地表下30~60厘米的土层内,最深可达90厘米,而10厘米以上和90厘米以下土层内的根量很少。侧根主要分布在40厘米左右的土层内,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约为树冠的2~3倍。山楂苗定植后,当年发根较晚,地上部生长较弱。
3、山楂树根系一般扎多深山楂侧根扎根在50厘米以内,以20-40厘米的土层中分布最多,在深翻过的壤土或沙壤土中,最深达2~5m。根系水平分布范围为冠径的2~3倍,50年生根系水平伸展直径达16m,为树冠的7倍。山楂树适合种植花盆准备口径40cm左右,深30cm的花盆货木箱来种植山楂树。
4、侧根分布:山楂树的侧根较为发达,主要分布在5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以2040厘米的土层中分布最多。这些侧根有助于山楂树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根系生长特点:山楂树的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其生长随土壤温度、湿度和地上部的生长发育而有节奏地变化。通常,当土壤温度在15~20℃时,根系生长最为旺盛。

1、由于侧柏生长缓慢,树冠窄小,林地内易滋生杂草。为抑制杂草生长,在侧柏造林过程中常与油松、元宝枫、刺槐等乔木树种,或与紫穗槐、沙棘、胡颓子等灌木树种混交。4整地 侧柏造林过程中,细致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重要保证[4]。
2、侧柏是温带树种,年降水量300~1600mm、年均气温8~16℃时可正常生长,对干旱、寒冷适应性很强。对光的要求中等,耐阴能力较强,但20年后需光性增强。较耐寒,抗风力较差,耐干旱,喜湿润,不耐水淹。耐贫瘠,可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喜石灰岩发育的土壤。
3、植物学特征 侧柏是一种高大的乔木,主干明显,树皮淡灰色且有裂纹。其叶直展或斜展,形成平面,雌雄同株,花期长,球果成熟于秋季。2 生态学特性 侧柏耐旱、耐高温,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多种土壤类型中生长。适宜的年降水量约为300-1600mm,气温在6-18℃之间。
油菜根系通过多种机制提高了对磷的有效吸收。具体表现如下:根系形态变化 根长增加:在缺磷条件下,油菜会增加根长,扩大根系的探索范围,从而提高磷的吸收效率。侧根密度增大:侧根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增大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强对磷的捕获能力。
油菜根系分泌有机酸能力较强,可增加其根际周围的酸度,有利于磷素的活化。试验证明,油菜能大量地从磷矿粉中吸收磷素,而且没有明显的选择性,这在提高磷的有效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磷供应充足且形态适宜的情况下,冬油菜的根系会更为发达,叶片繁茂,植株健壮,抗逆性增强。产量:磷与产量关系:磷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过程,这些过程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
1、纯亚麻的形态特征如下:高度: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间。根部:直根细长,颜色为淡黄色。茎部:茎呈圆柱形,直立生长,上部会有分枝,且表面无毛。叶子:叶子互生,形态为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度在84厘米之间,宽度为25毫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全缘,拥有3条主脉,无叶柄。
2、上部叶片细长,披针形或线形。纤维亚麻的叶片数少于油用亚麻和油纤兼用亚麻。(四)花 花序为总状复伞形花序,花着生在上部分枝的顶端,漏斗状或圆碟状,蓝、浅蓝、蓝紫、白,少数粉色和红色。
3、野亚麻的形态特征如下:植物类型与高度:野亚麻是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高度通常在2090厘米之间。茎的特征:茎直立,基部部分木质化,表面光滑,有明显的凋落叶片痕迹。茎不分枝或者自中部往上会多出分支。叶的特征:叶片互生,形状多样,从线形到狭倒披针形,长度14厘米,宽度14毫米。
4、观察纤维质感。真正的亚麻纤维较为粗糙,有一种特有的粗细不匀的状态。它的纤维表面纹路清晰,能看到明显的小纱点分布。相较之下,合成纤维的质感更为顺滑,缺乏天然纤维的独特质感。检查光泽度。亚麻制品的光泽相对柔和,不会过于明亮刺眼。在光照下,亚麻制品会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光泽感。
亚麻是天然纤维中唯一的束纤维,其细胞的排列结构犹如管状,因其没有更多留有空气的条件,亚麻织物的透气比率高达25%以上,能够吸收自重20%的水分。由此结构,产生优良的透气性,能够及时调节人体皮肤表面的生态温度环境,夏天使用亚麻产品,可以降低体表温度3到4摄氏度,具有天然空调的美誉。
形态特征 茎:亚麻的茎直立,高度范围在30-120厘米之间。茎多在上部分枝,有时从茎基部也有分枝,但在密植的情况下则不分枝。基部木质化,无毛,韧皮部纤维强韧且富有弹性,其构造类似于棉。叶:叶片互生,形状为线形、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片的长度为2-4厘米,宽度为1-5毫米。
亚麻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茎秆直立的特点。它的株高因品种而异,一般在1米至数米之间不等。茎秆的颜色通常为绿色或蓝绿色,表面有时会带有明显的纹路。另外,不同品种的亚麻叶片形状也会有所不同,常见的有长圆形或线形等。
亚麻是纯天然纤维,由于其具有吸汗、透气性良好和对人体无害等显著特点,越来越被人类所重视。同时,亚麻还是油料作物,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故用来预防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目录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栽培技术营养价值生长习性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怕高温。
生长习性: 亚麻喜温凉湿润气候。纤维用亚麻要求气温平稳,昼夜温差小,出苗到开花前雨多而匀,日照较弱;开花到成熟期则宜雨少而光照充足。 油用亚麻则喜强光照,以促进早熟和提高种子产量。 病虫害防治: 亚麻可能遭受的病虫害包括亚麻锈病和亚麻夜蛾、跳虫甲、金龟子等。
形态特征:亚麻的茎直立,上部细软且有蜡质,这使得它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叶子互生,呈披针状,果实为蒴果,种子扁卵圆形。生长习性:亚麻性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性强,但怕高温。这种生长习性决定了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以及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