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体来说,一斤水大约有500克,一斤糖也有500克,但糖的密度约为6倍于水,因此混合后的总重量将超过一斤。 实验表明,一斤水和一斤糖混合后的重量约为1540克,远超过了一斤(500克)。
2、解:因为水的密度为1克/毫升,糖的密度为58克/毫升。则10克糖的体积为10克÷58克/毫升=33毫升;而100毫升水的质量为100毫升x1克/毫升=100克。那么混合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克+100克+110克;总体积为33毫升+100毫升=1033毫升。则混合物的密度为110克÷1033毫升=035克/毫升。
3、糖的密度与它的粒度直接有关,一般来说,纯糖的密度是5879克/毫升,普通粒度的白砂糖密度是0.87克/毫升,红糖密度是0.95克/毫升到04克/毫升之间。密度=重量/体积,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推倒出体积=重量/密度。由于我们的提问条件不是十分完善,所以在这里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4、糖的密度:糖的密度是96g/cm,这意味着每立方厘米的糖重96克。体积计算: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推导出体积公式。将20克糖和96g/cm的密度代入公式,得到体积约为20cm。
1、阿基米德与浮力:传说中,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原理,他的体重改变了进入浴缸水的体积,这一发现启发他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电话的诞生:1875年6月2日,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和他的助手艾伦·华生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
2、有一次,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故事起源。阿基米德洗澡悟原理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有一次他在洗澡时,注意到当他的身体浸入水中时,盆里的水会相应上升。这一简单现象引发了阿基米德对浮力的深入思考,最终导致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诞生。
3、阿基米德由此找到了鉴定皇冠的方法,关键在于比较其密度。他将皇冠和等重的纯金进行比较,发现皇冠排水量更大,证明了皇冠中含有其他金属,这证实了掺假的疑虑。这个过程不仅验证了浮力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还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
4、最重要的是,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即水对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出水的重量。
5、他通过比较王冠与等重黄金、白银在水中的溢出水量,发现王冠溢出的水比金块多,证实了王冠掺有假。事实面前,金匠承认了掺银。阿基米德的发现不仅解决了王冠问题,还揭示了物理学中的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量。
6、他怀疑金匠掺了假,可是金匠以脑袋担保说没有,并当面拿秤来称,结果与原来的金块一样重。国王还是有些怀疑,可他又拿不出证据,于是把阿基米德叫来,要他来解决这个难题。回家后,阿基米德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但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的夫人逼他洗澡。当他跳入池中时,水从池中溢了出来。

⑴ 阿基米德发现皇冠排出的水的体积比等质量的金子和银子排出的水的体积要小。⑵ 他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的重力,记为G。⑶ 然后,他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量弹簧测力计此时的拉力,记为F示。
传说,古希腊的一位国王让金匠给他制作了一顶纯金的皇冠,国王怀疑皇冠中掺了白银,于是让阿基米德检验一下,阿基米德苦思冥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答案。有一天洗澡时,水溢出了浴缸,他突然受到启发,找到了测量皇冠体积的办法。
他进皇宫后,对国王说:“请允许我先做一个实验,才能把结果报告给你。”国王同意了。阿基米德将与皇冠一样重的金子、一块银子和皇冠,分别一一放在水盆里,看金块排出的水量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
阿基米德将与皇冠一样重的金子、一块银子和皇冠,分别一一放在水盆里,看金块排出的水量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 因为金子的密度大,而银子的密度小,因此同样重的金子和银子,必然是银子的体积大于金子的体积。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
王辉解释说:“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5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88以下,人们发现几十年前探险者留下的饼干和罐头一点也没坏。牛奶放在那儿,保险不会坏。比电冰箱温度低得多。” 先与后 一个雷雨的夜晚,闪电过后,接着就是一声霹雷。 弟弟问:“辉哥。
逆境常常使人难堪然而即使在人群中找出一百个能忍受逆境的人,也未必找得到一个能正确对待顺境的人。卡莱尔人类的全部生活都依次在书本中留下印记种族人群国家消逝了,书却依然存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水的密度在4摄氏度时刚好是1g/cm3,这与物理量的基本定义有关,特别是质量的定义。以下是具体原因:人为规定:为了应用方便,人们规定了0.001立方米的纯水的质量为一千克。这一规定使得水的密度在上述条件下恰好为1g/cm3。
水的密度是1是人为设定的。但并不是直接定义水的密度为1。而是因为定义质量单位时用了水这种物质作参考。法国大革命时,科学家定义了长度单位米,制作了国际米原器。科学家定义了质量单位千克,制作了国际千克原器。
密度的物理意义,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