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100mL、0.2g/100mL等。苯甲醛在醚中的溶解度取决于醚的种类和温度。一般来说,苯甲醛在醚中的溶解度较低。例如,苯甲醛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为0.5g/100mL,而在二甲醚中的溶解度为0.2g/100mL。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苯甲醛在醚中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熔点:-26 ℃ 沸点:179 ℃ 水溶性: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混溶 密度:04 g/cm3 苯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O,为无色液体。在风信子、香茅、肉桂、鸢尾、岩蔷薇中有发现。具有苦杏仁、樱桃及坚果香。苯甲醛为最简单的,同时也是工业上最常为使用的芳香醛。
溶于。溶苯甲醛溶于乙酸,甲醇,乙醇,正丁醇,乙醚(含水),不溶于水,四氯化碳,乙基溴化物,无水乙醚,苯,甲苯,轻石油,石油醚,常用碘量法滴定测定纯度。苯甲醛(Benzaldehyd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O,为无色液体。
在分液分离产物时,苯甲醇会少量溶解于水相,不可避免地损失少量产量,而苯甲酸钠则不溶于醚相。苯甲醇相比于苯甲酸熔沸点更低常温下更加容易挥发,不过此因素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外观、密度、沸点和熔点:苯甲醛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苯甲醛的密度为046g/mL,比水轻。苯甲醛的沸点为195°C,在常温下不会蒸发。苯甲醛的熔点为-25°C,在常温下为固体。溶解性、折射率和闪点:苯甲醛可溶于水、醇、醚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石油醚和氯仿。
苯甲醇氧化法 氯苄水解得苯甲醇,再经氧化得苯甲醛。甲苯直接氧化法 苯甲醛是甲苯氧化制苯甲酸的中间产物。甲苯→苯甲醇→苯甲醛→苯甲酸。以苯为原料 在加压和三氯化铝作用下,苯与一氧化碳和氯化氢反应得。工业品苯甲醛的含量在95%以上。

共沸提取法。将苯甲醛和苯甲醚混合物进行适当的加热,提高其挥发性,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蒸馏。苯甲醛可以和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一半生成苯甲酸。然后用碳酸氢钠洗去苯甲酸。
应该是NaHCO3溶液处理之后干燥并蒸馏 苯甲醛与O2反应较慢。另外楼上回答明显不实际,两者沸点虽然相差很大,但是都在170度以上,蒸馏操作很难控制且比较危险。
通过两个步骤提取苯甲醛中含有少量苯甲酸:制备苯甲酸:在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6克苯甲醛、2克无水碳酸钠,加入豆粒大小的硫酸锌,磁力搅拌下,用恒压漏斗从上方快速滴加百分之30过氧化氢溶液,回流1小时,反应结束后,用浓盐酸调节pH为2,低温静止,冷水洗涤后,抽滤得固体苯甲酸。
1、过滤将溶液和固体分开。固体用碳酸氢钠溶液加热回流,让加成产物分解成苯甲醛。然后用乙醚萃取出苯甲醛,蒸出乙醚得到苯甲醛。
2、首先加入NaHCO3溶液 其中有气体生成的是苯甲酸:再加入FeCl3,其中苯酚会有紫色显出:再加入NaNO2/HCl溶液,进行加热后有气体放出的为苯胺,最后的剩下为甲苯。
3、加入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是苯酚;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的是苯甲醛;加入碳酸氢钠,有气泡的是苯甲酸;剩下的一个即为苯甲醛,一般无法直接发生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将其分离出来,在加入氧化剂氧化成酸或醛,按照第二步或第三步的方法检验。
1、-二硝基苯肼,有黄色沉淀的是苯甲醛,苯乙酮,环己酮;没现象的是苯酚,苯基甲基醚。后两种加入氯化铁溶液,有紫色的是苯酚,没现象的是苯基甲基醚;前三种加入新制备的氢氧化铜(菲林试剂),有砖红沉淀的是苯甲醛;其余两种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黄色沉淀的是苯乙酮。剩下的是环己酮。
2、加入银氨溶液,析出金属银的是丙醛,苯乙酮和环己酮无变化;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有晶体析出的是环己酮,无变化的是苯乙酮。
3、酸碱滴定法:苯酚和苯甲醛可以使用酸碱滴定法进行鉴别。将样品溶解在水中,加入一滴酚酞指示剂,然后滴入稀盐酸。苯酚会转变为淡红色,而苯甲醛则不会改变颜色。这是因为苯酚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红色的苯酚盐酸盐,而苯甲醛则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亚硫酸氢钠洗涤目的是洗去未反应的苯甲醛。萃取后的萃取液中含有产品苯甲醇、未反应的苯甲醛,及少量从水层转移过来的苯甲酸,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目的是洗去未反应的苯甲醛。亚硫酸氢钠的酸是双功能的,可以作为一种脱氯剂也可以作为酸碱中和剂。亚硫酸氢钠可以抵消织物上残留的氯。
异丁烯跟甲醇反应后得到甲基叔丁基醚,除去甲基叔丁基醚后的组成就是醚后碳四,其中里面应该含有异丁烷、二甲醚还有甲醇、异丁烯还有少量MTBE。
酸性。甲基叔丁基醚是一种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含有异丁烯和甲醇,属于酸性成分,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水形成氢键表现出微弱的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