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针状结晶体或近似无色液体,在稍低温度下即行凝固,呈强烈的山楂似香气及水果和花香,近似于苯乙酮香气。熔点28℃。
苯乙酮,分子式为C8H8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对光敏感。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微溶于水。相对密度(d41 4(41上标,4下标)0818。熔点38-39℃。沸点258℃。折光率(n20 D(20上标,D下标)5334(n41 D(41上标,D下标)547。闪点110℃。有刺激性。
【密度】0997【纯度】≥95%(GC)【熔点(℃)】38~39【沸点(℃)常压】258【闪点(℃)】138【折射率】5549(25℃)【性状】【溶解情况】溶于乙醇和乙醚。
以稀硝酸氧化,即得邻甲苯甲酸。(2]间位物沸点15i~-159℃二相对密度di}i?.8592折射卒、却4975。以三氧化铭C.rC)3氧化,即生成间苯一甲酸。
分液取有机层,用石油醚萃取水层并与有机层合并。得到的有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与水洗涤至中性或碱性。
无色针状结晶体或近似无色液体,在稍低温度下即行凝固,呈强烈的山楂似香气及水果和花香,近似于苯乙酮香气。熔点28℃。
该品具有类似山查子花的芳香,并有象紫苜蓿;蜂蜜;草莓的香味,花果香味尖锐而带甜。可用于配制金合欢型皂用紫丁香型香精等,亦可作果实食品香精。
在压强91千帕下为225℃、在压强47千帕下为115℃。
化学性质 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苯乙酮分子结构:甲基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苯环和羰基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
化学性质: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苯乙酮分子结构:甲基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苯环和羰基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
1、脂环醇在环上连个甲基叫甲基脂环醇;加入硫酸加热生成甲基环烯烃;苯环上连个C≡CCH3可以叫丙炔基苯,也可以叫1-甲基-3-苯基丙炔。
2、先称“苯”(表示苯基),再称取代基的原形,编号时以取代基为主链,苯环为支链,与取代基相连的碳为1号碳。(如:苯乙烯)芳烃的羟基代物称为酚,对于苯来说是苯酚。苯环上直接连有两个羟基时叫苯二酚。
3、DMF,二甲基甲酰胺。主体是胺,主反应自由基是甲酰基,次要反应自由基是两个甲基。所以它叫DMF,而不是MDF,或者「甲酰二甲基胺」。谁的活性高,谁越接近主体的名字,很简单。希望以上解释能帮的到你。
4、系统命名法是2-甲基苯酚 首先羟基的官能团顺序比甲基大,命名应落在苯酚上而不是甲苯上。官能团的位置必须标,且要用阿拉伯数字标。
5、-C(CH)叫做叔丁基。该物质叫:间甲基叔丁基苯,也可以叫:间甲基叔丁苯,间叔丁基甲苯。3-甲基-1-叔丁基苯,或:1-叔丁基-3-甲基苯。
6、一个苯环上一个硝基,对位一个-COCL叫对硝基苯甲酰氯,是生产维生素B9叶酸的一种原料。一般不采用苯进行合成,而是采用甲苯作为原料进行合成。
1、实验室制备方法由甲苯与乙酸酐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经傅克酰基化反应制得。将干燥的甲苯和粉状无水三氯化铝加入反应锅内,在搅拌下滴加乙酸酐,发生剧烈放热的反应,并同时放出氯化氢气体。
2、首先将甲苯和无水氯化铝混合, 作为反应物和催化剂的体系。 然后将酸酐溶于甲苯中, 滴加。因为反应是放热的, 所以以滴加来控制反应速度和过程。
3、您所说的浓盐酸和水的混合物,最好是浓盐酸和冰水的混合物。加浓盐酸的目的是防止氢氧化铝的生成,以便后在的分液操作。蒸馏的底物正常情况下是很少的。有机反应经常是有杂质生成的,这个杂质成份复杂。
4、在甲苯的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首先将甲苯和无水氯化铝混合,再加入乙酸酐,可见甲苯主要的作用是作为反应物和催化剂的体系。
5、实验室制备对甲苯乙酮可由甲苯和乙酐在催化剂无水ALCL3作用下生成,该反应属于Friedel-Crafts 反应,由于ALCL3遇水或潮气会分解失效,操作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所用仪器和试剂都应是干燥的。
1、对羟基苯乙酮在化妆品里面主要是作为防腐剂使用,同时具有抗氧化、镇静舒缓的功能。
2、对羟基苯乙酮无酸性,可作为防腐剂应用于化妆品制造场景,主要发挥着提高产品抗氧化性、稳定乳液、耐腐蚀性能等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常见防腐剂如苯氧乙醇、甲醛缓释体防腐剂、烷基二元醇等的防腐功效,从而可以减少防腐剂的用量。
3、对羟基苯乙酮在化妆品中起防腐的作用。对羟基苯乙酮在常温下为白色针状结晶,可燃,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乙醚、丙酮、苯,难溶于石油醚。天然存在于菊科植物滨蒿的茎、叶,茵陈蒿、萝藦科植物人参娃儿藤等植物的根中。
性状:无色至略带黄色的透明液体,在稍低的温度下凝固,具有山楂子花的芳香及紫苜蓿、蜂蜜和香豆素的香味,且香气较苯乙酮为柔和,极度稀释后有及草莓似的甜香味。
在压强91千帕下为225℃、在压强47千帕下为115℃。
对甲基苯乙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O。
.93kPa)馏分,得对甲基苯乙酮,理想产率为85%左右。经改进的方法是将等摩尔的三氯化铝与乙酰氯(或乙酐)在加热情况下静置使之结合,再向其中滴入溶于二硫体碳的甲苯。按乙酰氯计算,重量得率为110%。
个原子之间共享4个电子对。其他剩下的才是单键。两个甲基有6个C-H键,苯环上有4个C-H键,甲基与苯环之间、羰基与甲基之间有2个C-C键。所以一共是12个单键。所以每摩尔对甲基苯乙酮有12摩尔单键。
含量分析按醛和酮测定法(OT-7)中方法一(羟胺法)测定。试样量取1g。计算中的当量因子(e)取609。或按气相色谱法(GT-10-4)中用非极性柱方法测定。 毒性ADI 1 mg/kg(CE)。LD50 1400 mg/kg(大鼠,经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