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基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设计人员需依据上部结构的荷载状况选择合适的持力层。通常,要进行天然地基基础设计的地基承载力需达到或超过100KPa,这一标准确保了地基能够支撑建筑重量。此外,还需考虑土层的压缩系数,以计算沉降量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 淤泥:地基承载力通常为50MPa。- 岩石:地基承载力通常为75MPa。- 未解体石子:地基承载力通常为50MPa。- 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通常为2500MPa。土层地基的承载力不仅取决于土质和土层的埋藏顺序,还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性、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地区差异等因素有关。
不同地基,承载能力是不同的,要是淤泥,其地基承载力一般是50Mpa,要是为岩石,其承载力一般是75Mpa,要是未解体石子,其地基承载力一般是50Mpa,要是高层建筑,其地基承载力一般是2500Mpa。土层地基承载力情况不同,特征值也不同。
1、如果路基基底情况良好,路堤边坡一般按规范表7-2进行设计,考虑列车荷载作用,通过大量稳定检算并结合边坡实践经验制定。对于特殊填方边坡高度较大的路基,则应另行设计。表中规定的坡度值适用于普通填料,考虑填土压实密度不足引起下沉和基床病害,因此在设计边坡时,对基底工程地质条件应足够重视。
2、样架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在渠道设计断面的边坡线与地面测横断曲线的交点上打木桩,用竹竿及细绳拉起样架进行施工。边坡尺度控制法 在专用的坡度尺短边上钉一小钉,并挂一垂直球线,当垂球与坡尺上所划的黑线重合时,即表示边坡达到设计的要求。除此之外,还有量据法控制和坡度检验板控制法。
3、力学计算法,即边坡稳定性检算方法(见第九章),是在查清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力学概念进行分析计算,对边坡的稳定性给予定量的评价。对于均质地层(如土层、松散岩堆及为受过动力作用的岩层)力学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一般是可靠的。

1、土料场 指 什么类型的土 ,比如工程上,(1)根据土的颗粒级配、塑性指标等土的物理性质,可将土分为碎石类土。粒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以上。根据颗粒级配及形状又可分为漂石土、块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和角砾土。(2)砂土。
2、土料一般指的就是水泥,砂,石子。土料加工,外文名processing of earth material for earth rock clam,学科是水利工程,属工程技术领域。土料加工是指为满足堤坝的填筑要求,在填筑前对土料进行专门处理的工序。土料加工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土料的含水量和改变土的颗粒组成,以提高士的抗剪强度及干密度。
3、铁路路基中的ABC组土料是指按照其工程性质和适用条件对路基填料进行的分类。A组土料:优质填料。这类土料主要包括硬块石以及级配良好且细粒土含量小于15%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砾砂、粗砂、中砂。这些材料因其良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常被用作铁路路基的主要填筑材料。
4、铁路路基中的ABC组土料是指按照其工程性质和质量对路基填料进行的分类。A组土料:主要包括硬块石以及级配良好、细粒土含量小于15%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砾砂、粗砂、中砂。这些材料因其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稳定性,适合用于铁路路基的关键部位,以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5、土壤填料释义 土壤填料是指在园艺、农业和土壤修复等领域中用于改良土壤、提供营养和保持水分的一种物质。土壤填料通常是由有机或无机材料制成的,如腐殖质、泥炭、蛭石、陶粒、珍珠岩、石棉、膨润土等。
6、素土:是指未经化学改良的自然土壤,根据其密实度和含水量不同,可以直接用于填方或作为基础层。 土石屑:由自然岩石经机械破碎得到的细小颗粒,多用于道路铺设和园林铺装,提供良好的排水性和稳定性。
水平分层填筑法:这种方法按照横断面的全宽将路基分成多个水平层次,然后逐层向上进行填筑。它是路基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纵向填筑法:该法通常用于地面纵坡超过12%的路堤建设,施工时利用推土机从路堑中取料进行填筑,适用于距离较短的路堤建设。不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难以实现碾压密实。
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水平分层填筑法、纵向填筑法、竖向填筑法和混合填筑法。其中,水平分层填筑法是最常用的路基填筑方法,施工时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路基施工是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常用的路基施工方法包括水平分层填筑法、纵向分层填筑法、竖向填筑法和混合填筑法等。水平分层填筑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填土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进行填筑。这种方法不仅便于施工操作,而且有利于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哦:水平分层填筑法:这个方法就像是给路基一层层“盖被子”,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然后逐层向上填筑。
中国 路堤边坡设计的路基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设计和坡坡形坡OK 。坡度必须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斜率是稳定的设计,结合一般认为评估所用的稳定检(稳定的检测的计算方法将在第10章中描述)的地质条件,某些不可能参与的外部因素,例如雨的计算,同时还考虑到冲击侵蚀损坏的斜率等。
水平分层填筑法:填筑时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是路基填筑的常用方法。纵向分层填筑法:常用于地面纵坡大于12%的用推土机从路堑取料填筑距离较短的路堤。缺点是不易碾压版密实。
细圆砾土呈黑灰色,质地中密且饱和。它主要由砂岩和少量的花岗岩类构成,颗粒大小一般在10到18毫米之间,最大粒径可达80毫米。这些颗粒形状多为浑圆形或圆棱形,内部填充物主要是中粗砂,含量约占百分之20到百分之25。此外,细圆砾土还含有百分之5到百分之10的黏性土,使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角砾和圆砾是两种常见的河流或海滩上的沉积物。角砾通常呈锐角状,表面粗糙,边缘锋利,多为角状岩石碎片。它们在水流中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和磨蚀,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和尖锐的边缘。而圆砾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缘圆润,多为经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刷后形成的圆状岩石碎片。
圆砾可以通过细圆砾土和粗圆砾土来进行描述,具体特征如下:细圆砾土: 颜色与密度:呈黑灰色,中密,饱和。 组成成分:主要由砂岩和少量花岗岩类组成。 粒径范围:一般粒径为10到18毫米,最大粒径可达80毫米。 形状:颗粒呈浑圆形。 充填物:中粗砂,含量约20%到25%,含5%到10%的黏性土。
圆砾土:黄褐色夹紫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浑圆状和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充填约15%粉质黏土,中下部达30%。
1、- 粘性土:具有粘性和可塑性,塑性指数大于3的土。根据土的塑性指数Ip,进一步分为黏土、亚黏土和轻亚黏土三种,分别对应第四纪晚更新及其以前、全新世以及文化期以来新沉积的粘性土。 按工程性质分的土的分类:- 软土: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为饱和粘性土。
2、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3)根据土中的有机质含量可将土分为无机土、有机土、泥质炭土和泥炭;(4)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可将土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黏性土。
3、地基土一般分为七大类,各类土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土的物理性质、工程性质以及形成条件,具体分类及划分依据如下:岩石类:依据:岩石具有明显的节理、裂隙等结构面,质地坚硬,强度高,变形小。分类:按照成因可分为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4、根据土的颗粒级配、塑性指标等土的物理性质,可将土分为碎石类土。粒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以上。根据颗粒级配及形状又可分为漂石土、块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和角砾土。(2)砂土。粒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不超过全重的50%,塑性指数不大于3的土。
5、土的分类依据其颗粒组成和特性主要分为五类:碎石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比超过50%的土,包括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根据颗粒形状进一步细分。 砂土: 细至中粒土,无塑性,由岩石碎片构成,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依据粒径含量进行分类。
6、土壤类别的划分依据包括: 现场鉴别方法:- 一类土和二类土可用铁锹挖掘,少许用脚踩踏即可挖掘,铲运机铲土时间短,容易装满斗。- 三类土需用铁锹配合镐挖掘,铲运机铲土时间较长,可装满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