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乙烷详细资料大全

二氯乙烷(C2H4Cl2),化学式为Cl(CH2)2Cl,分子量为997,CAS号为107-06-2,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它难溶于水,主要用作氯乙烯(聚氯乙烯单体)制取过程的中间体,也用作溶剂等。

乙烯与氯气直接合成法 以乙烯和氯气在1,2-二氯乙烷介质中进行氯化生成粗二氯乙烷及少量多氯化物,加碱闪蒸除去酸性物及部分高沸物,用水洗涤至中性,共沸脱水,精馏,得成品。 乙烯氧氯化法乙烯直接与氯气氯化生成二氯乙烷。

多是饱和烃类或苯等一类化合物。如苯、四氯化碳、二氯乙烷等。

cw12mw是什么材质

CW12MW属于美标哈氏合金铸件,执行标准:ASTM A494/A494M-2009镍和镍合金铸件的标准规范 CW12MW合金在化工和石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应用在接触含氯化物有机物的元件和催化系统中。这种材料尤其适合在高温、混有杂质的无机酸和有机酸(如甲酸和乙酸)、海水腐蚀环境中使用。

CW12MW是属于美标哈氏合金材质。A494 CW12MW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耐腐蚀合金。这种合金可防止在焊缝热影响区形成晶界沉淀物,因此使其适合于焊接条件下的大多数化学工艺应用。A494 CW12MW合金具有出色的抗局部腐蚀以及抗yang化和还原介质性能。

CW12MW是属于美标哈氏合金铸件材质。 A494 CW12MW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耐腐蚀合金。这种合金可防止在焊缝热影响区形成晶界沉淀物,因此使其适合于焊接条件下的大多数化学工艺应用。A494 CW12MW合金具有出色的抗局部腐蚀以及抗yang化和还原介质性能。

1,2-二氯乙烷简介

在1,2二氯乙烷代谢产物中,氯乙醇和一氯乙酸的毒性比二氯乙烷本身更大。CH2ClCH2ClCH2ClCH2OHCH2ClCHOCH2ClCOOH 在环境中,二氯乙烷代谢生成氯乙酸的速度,随湿度与温度的增加而加快,在90℃的湿空气中,二氯乙烷有0.66%分解生成氯乙酸,当温度升高到110℃和140℃时,氯乙酸含量分别为4%和7%12%。

-二氯乙烷是一种物理性质独特的液体,通常表现为无色或浅黄色的透明状态,呈现出类似于氯仿的气味,带有微微的甜味。它的外观呈现出油状,且易于流动。在溶解性方面,二氯乙烷能够与水形成良好的混合,理论上可以溶解约120倍的水。它还能够与乙醇、氯仿、乙醚等溶剂相互溶解,表现出良好的互溶性。

物理性质: 1,2-二氯乙烷结构式为ClCH2CH2Cl,分子量98.96。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类似氯仿的气味。相对密度(20 ℃/4℃)1.2569,凝固点一35.4℃,沸点83.5℃,闪点(开口)2 ℃,折射率1.4448,粘度(20℃)0.840mPa·s.表面张力(20℃)32.23×10-3N/m.溶解度参数δ=9.8。

-二氯乙烷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化学式为C2H4Cl2,也称为ethylene dichloride,常用缩写为EDC。它的密度大约为24 g/cm,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在空气中易于挥发。

氯乙烯简介

1、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高分子化工领域。以下是关于氯乙烯的详细介绍及其用途:氯乙烯材料简介 化学名称:乙烯基氯。化学式:C2H3Cl。物理状态:在20℃时为无色、带有醚样气味的气体,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2、以聚氯乙烯为基质的制品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包装材料或容器,在商业销售和食品保存过程中,氯乙烯随时可以逸出而进入食品中。如用聚氯乙烯制造的瓶子长期盛装一般饮料经40天后也有约0.0008mg/kg的氯乙烯从数种饮料中检出。

3、全氯乙烯的分子式为C2H2Cl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它曾经广泛用于清洗电子设备和金属表面,但由于对神经系统和肝脏的长期影响,如可能引发肝损伤和神经毒性,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被禁止或限制在某些特定用途中。

sbs树脂的解释

1、SBS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是当前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中产量最高、成本最低、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被称作“第三代合成橡胶”,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

2、SBS树脂是一种重要的热塑性弹性体,因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SBS树脂是由苯乙烯和丁二烯两种单体,在特定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其结构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通常称为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或热塑性丁苯橡胶,简称SBS。分子结构中,丁二烯部分较为柔软,聚苯乙烯部分则较硬。

3、SBS,全称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tyren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s,简称SBS),是一种在全球产量最大且性能与橡胶相近的热塑性弹性材料。主要由苯乙烯、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三嵌段共聚物,分为SBS、SIS、SEBS和SEPS等多种类型。

高中有毒气体有哪些

一氧化碳(CO):有毒,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人体对氧气的吸收,导致窒息。二氧化碳(CO2):引起温室效应,影响地球气候。二氧化硫(SO2):有毒,具有刺激性,可导致呼吸道疾病,同时也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一氧化氮(NO):具有助燃性,能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氮,对人体有毒。

在高中化学中,有毒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氯气(Cl2)、二氧化硫(SO2)以及氮的氧化物,如二氧化氮(NO2)、一氧化二氮(N2O)。这些气体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吸入后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组织缺氧。

高中常见的有毒气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氧化碳:性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卤族气体:性质:卤族元素在常温下的单体,通常具有毒性。一氧化氮:性质:为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甲醛:性质: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

高中化学常见有毒气体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它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经常出现。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输氧能力,导致人体缺氧窒息。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一氧化碳也常用于合成氨、甲醇等化工产品的生产。

高中常见的有毒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卤族气体、一氧化氮、甲醛、二氧化硫以及氯气。一氧化碳:这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纯品呈现为无色状态,其毒性主要源于其能与血红蛋白紧密结合,从而降低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人体缺氧。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