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G1M3杉木=4KN=400KG注:1Kg=10N(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如含水率为10%,即1方杉木含水重量为:400+40=440KG。
2、斤。杉木的承重能力与其本身的直径有关,直径为5的厚度承重30斤,直径15长5米的可承受3倍重量,因此可以承重90斤。杉木是一种南方林区常见的树种,很受民众喜爱,自古就有种植。
3、*10*2m 6kg 7*14*4m 252kg 10*10*4m 24kg 方木要看是什么树的方木 如果是松类的可按0.5~0.6的密度来算 而且木材含有水分,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一般情况是0.6的密度。
4、答案是可以的。首先,树呢,最下面是最粗的,所以根据题意,你只需要保证在离底部高度在8米处直径大于14cm就可以了。
通常8-10年进行一次间伐,每亩保留80棵左右,15-20年主伐。如果培育大径材,应当在15年左右进行第二次间伐,每亩保留50棵左右,25年主伐。
杉树栽植的适宜株行距为5*5或5*2,这样算的话一亩为222~296棵。杉树用途广,经济价值较高。但按常规的方法种植,一般需要20~30年才能成材砍伐。
每667平方米保留170~200株,栽植后8~10年间进行第一次间伐。杉木为亚热带树种,较喜光。喜温暖湿润,多雾静风的气候环境,不耐严寒及湿热,怕风,怕旱。
按照常规种植,一亩可以栽种222~296棵,需要种上20~30年才可以成材,成活率在85%。而随着种植技术发展,杉树的种植周期缩短了一半。
1、可以考虑种植密度为2米*5米密度222株/亩,或2米*2米密度166株。
2、杉木一般种植株行距有5m×2m、2m×2m、2m×5m、2m×3m等,每亩种植111-222株,具体视土壤肥力和轮伐期而定,土壤越瘠薄,轮伐期越短,则密度越大。
3、杉木造林株行距要依据土壤肥力和土层厚度而定。土壤瘠薄的宜密植,土壤深厚肥沃的宜稀植。一般可以采用2m×2m、2m×5m、2m×3m的株行距,每亩种植111-167棵。通常8-10年进行一次间伐,每亩保留80棵左右,15-20年主伐。
4、造林密度较小,在山洼、山脚每公顷栽1400~1800株,山腰、山坡每公顷1800~2500株。在福建南平及小材有销路、幼林不间种作物、实行间伐的新产区,造林密度每公顷3000~4500株,10年后保留2500~3000株,林木生长也好。
5、密度按5×5米的规格挖成深和宽各50×50厘米的大穴,一亩你可算算看。
6、立方米。一亩山杉树每棵平均十平方米。一亩可栽66棵,一棵杉树二十年可积0.2立方杉木。用.0.2立方米乘66棵得杉本材一亩地约可产12立方米杉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