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2种。对二甲苯是重要的芳烃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制备对苯二甲酸(PTA)以及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进而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对二甲苯是芳烃产业链的基础化工原料,是二甲苯下属分离产物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中用量最大的产品。
2、取代后就有几种取代物。某个原子的化学环境指的是 周围与它相连的原子的种类和键连方式。比如 邻二甲苯 苯环上有2种不同环境的H(每种H有2个),而2个甲基上的6个H也是一种 这样加起来 邻二甲苯共有3种不同环境的H,一取代物就有3种。
3、共有两种一氯代物, 一种是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一种是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
4、甲苯的一氯代物,甲苯完全氢化后的一氯代物,这些都只有3种,邻、间、对位。

二甲基本中一共有6种等效氢嘛,并且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所以,生成的一氯代物是6种。不明白欢迎来追问。
左右其实是对称的。因为两个苯环中间的单键是可以旋转的,所以一共有五种一氯代物。苯环上有四个,甲基上有一个。总共是五种一氯代物。
种。该有机化合物叫邻二甲基苯。苯环上有二个等效氢故这个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二种 关于等效氢的判断如下 等效氢为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 分子中等效氢原子一般有如下情况:(判断)①.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如甲烷上的氢原子;甲烷空间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
对二甲苯有2种一氯代物,有两种等效位置,一种是两个甲基上的所有h,一种是苯环上剩余的四个h。
间二甲苯的一氯取代物有:取代甲基上的H是一种;苯环上甲基邻位上的H和间位上的H被氯取代是两种,两个甲基中间位上的H被氯取代是一种,(这三种卤代烃的名称为:2-氯-1,3-二甲基苯、2-氯-1,5-二甲基苯、3-氯-1,5-二甲基苯),总计四种。
丙烷:一氯代物2种,二氯代物4种 2,3-二甲基丁烷:一氯代物2种,二氯代物5种 甲苯:一氯代物4种,二氯代物14种 对二甲苯:一氯代物2种,二氯代物6种 用画图法排除做出,上面二氯代物的数字可能会有误,但答案一定是第一个,一般苯环的二氯代物比较多(对称性的原因)。
间二甲苯的一氯取代物有:取代甲基上的H是一种;苯环上甲基邻位上的H和间位上的H被氯取代是两种,两个甲基中间位上的H被氯取代是一种,(这三种卤代烃的名称为:2-氯-1,3-二甲基苯、2-氯-1,5-二甲基苯、3-氯-1,5-二甲基苯),总计四种。
然后分别对不等效的氢原子取代,有几种不等效的氢原子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几种。
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2种。对二甲苯是重要的芳烃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制备对苯二甲酸(PTA)以及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进而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对二甲苯是芳烃产业链的基础化工原料,是二甲苯下属分离产物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中用量最大的产品。
比如单独一个苯环,其结构高度对称,上面的六个氢全部是等价的,只有一种一氯代物。甲苯,其一氯代物可以取代甲基上面的氢,也可与取代苯环上面的氢。甲基上面的三个氢是等价的,苯环上面的五个氢分邻间对三种位置,故共有四种一氯代物。
第二题:浓硫酸增重是吸收了生成的0.6mol的水,氢氧化钾增重是吸收了0.9mol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可以知道原有机物的碳氢比为3:4 该有机物为苯的同系物,氧化后1mol可以与2mol碱反应,说明它被氧化后生成二元酸。首先从二甲苯开始排除。
1、优先基团大小比较采用次序规则 比较直接相连的原子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大是大基团,溴大于氯,所以一溴甲基大于二氯甲基。
2、第一个是因为从左往右是2号位是甲基,从右往左2号位是氯原子,这个时候氯原子是优于甲基获得更小的编号的。(原因: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比较主链碳原子上所连各支链、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子序数较大者为“较优”基团。
3、按照次序规则,烷基的优先次序为:叔丁基仲丁基异丙基异丁基丁基丙基乙基甲基。有机化学取代基命名(二)(1)2,2-二甲基丙基,(2)2-甲基环丙基,(3)1-甲基戊基,(6)1-甲基-3-丙基戊基 有机化学优先顺序。是这样吗?你的编号是正确的,“近”是首要原则。
4、按次序规则溴原子先于氯原子。次序规则指有机里的取代反应取代基的优先次序。顺序法则的主要内容是:(1) 由双键碳上直接相连的两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来决定,原子序数大者为优。若原子序数相同时,则比较相对原子质量数大小。
5、命名时按照官能团顺序由小到大命名,氯甲基比溴甲基更小,因为氯甲基与溴甲基唯一的区别是卤原子不同,而由原子序数知氯比溴小,所以氯甲基与溴甲基相比是小官能团,所以这样命名。
6、吸电子基团的强弱顺序可以按照以下规则排列:强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高度亲电性,能够强烈吸引周围电子。常见的强吸电子基团有:氟(F)、氯(Cl)、溴(Br)、碘(I)等氢键酸、硫(S)、氮(N)等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