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冰=M/ρ冰。V水=M/ρ水。所以,V冰V水。
2、根据公式:质量=密度X体积。可知冰融化成水后体积是减小的变小,冰的密度大约是纯水密度的90%,1立方厘米的冰融化后大约是0.9立方厘米,质量是0.9克。因为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所以冰融化后体积变小,但是质量不变。
3、同样质量的冰和水,冰的体积比水要大,这是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ρ=m/v(式中,ρ代表密度,m代表质量,v代表体积),可知,质量一定,密度越小,体积越大。
4、冰的密度是0.8g/cm3 水的密度是1g/cm3 公式 密度的公式 :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正确理解密度公式时,要注意条件和每个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
5、问题一:冰为什么体积比水大?(说简单一点 冰的密度是0.8克/立方厘米;而水是0克/立方厘米。冰的密度比水小,根据公式V(体积)=m(质量)/p(密度)可知,质量相同的冰体积比水大。

1、冰的密度为0.9×10kg/m,水的密度为1.0×10kg/m,所以冰和水的密度相比水的密度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温度、压强变化而变化。
2、水的密度大。因为冰在0℃下密度为0.917g/cm3,而水的密度正常为00g/cm3,日常生活中,冰总是浮在水面上,也可以说明冰的浮力小,水的浮力大。
3、冰的密度为0.9×10kg / m;水的密度为0×10kg / m 所以,水的密度大。
冰在0℃下密度为0.92g/cm3,而水的密度正常为00g/cm3,所以冰能浮于水上。
冰的密度为0.9×10kg/m,而水的密度为0×10kg/m。因此,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其国际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同时也常用克每立方厘米(g/cm)来表示。
冰的密度0.92 g/cm。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结冰的温度为0°C,此时水的密度为9987kg/m(纯水在4°C时密度最大,为1000kg/m),冰的密度为917kg/m。在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0℃水冻结成冰时,体积会增大约1/11(水体积最小时为4℃)。
总之,冰的密度在917kg/m左右,这一特性在多个科学领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深入研究冰的性质,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然界的挑战,推动创新和进步。
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每立方米冰的质量为0.9×103kg。一块质量为8kg的冰的体积为2×10-3m3,若它完全熔化成水,其密度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8kg的水银;最多能装5×10-4m3的酒精。
冰的密度为0.9克每立方厘米。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作用,晶格结构一般为六方体,但因应不同压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结构,密度比水小。在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摄氏度,0摄氏度的水冻结成冰时,体积会增大约九分之一,封闭条件下水冻结时,体积增加所产生的压强可达2500大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