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通主要成就

1、耿文通的学术生涯和科研成果丰硕。1998年,他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在此之前,他在兰州大学物理系完成了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学习。他的研究生涯早期,他曾分别在1998年至2005年间在美国西北大学和德国Fritz-Haber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

JCP最新影响因子发布!内附部分高被引论文

1、科睿唯安于6月28日公布了2022年度期刊影响因子,其中,《化学物理杂志》(JCP)的最新影响因子为4,显示了其良好发展态势。JCP致力于发表化学物理学和物理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包括研究论文、通讯、前瞻性文章、综述、教程和专刊。2022年,JCP发表了1787篇论文,获得了940797次下载。

2、医学类期刊影响因子高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被引用次数多:医学类期刊被引用次数较多,这反映了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学术质量高:医学类期刊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和编辑过程,以确保其发表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和价值。

固体能带理论的内容简介

1、固体内部的能量分布形式,即能带,是由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所塑造的。当原子们相互靠近,这些力使得原子原有的能量级别发生了分裂,从单一状态变为多个状态。这些能级之间的间隔微小,可以近似看作是连续的能量区间。固体的电导性质,核心在于其能带结构。一价金属的能带特性是价带未满,允许电子自由移动,从而具备导电性能。

2、固体能带理论是凝聚态物理学的核心领域,它在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上,详尽地阐述了固体能带理论自其诞生以来70年的演变历程。

3、讲述固体能带理论是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固体能带理论》在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对固体能带理论70年来的发展作了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并阐述了固体能带计算各种方法的物理原理及共典型应用。

综述: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非绝热近似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非绝热近似综述如下: 定义与背景: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是处理电子光谱和动力学的重要工具,尤其在量子力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中表现突出。 非绝热近似在TDDFT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在处理与时间相关的外部场响应时。

通过这些工作,他们揭示了非绝热近似方法在解决含时电子光谱和动力学问题时面临的挑战,以及当前研究方向的局限性和潜在的机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中的非绝热近似是一个活跃研究领域,它不仅涉及理论的深入探讨,也包括计算方法的改进和实际应用的拓展。

绝热近似:原子核运动速度远慢于电子,可视为静止,实现原子核与电子的变量分离。平均场近似:将复杂的多电子问题简化为单电子问题,降低求解难度。HartreeFock近似:虽然通过近似简化了多电子问题,但存在计算量大、相关能忽略等问题。

在研究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赝势与交换关联泛函。为了求解KS方程,需要了解对应的KS势。然而,对于交换关联项,尽管我们知道它是存在的,但其具体形式仍不明了。因此,人们开发了许多近似泛函,如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来计算这一项。

张余洋密度泛函理论讲座笔记要点如下:密度泛函理论概述:DFT是一种研究多电子体系电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方法。它为解决多体量子力学问题提供了有效简化途径。非DFT方法的HF近似:涉及定态薛定谔方程和含时薛定谔方程的表达。原子单位制简化了方程的计算,使用bohr作为长度单位,hartree作为能量单位。

密度泛函的综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