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个是烯基氯,第二个是烯丙基氯。见图:前者氯的活性很低,后者因为烯丙基效用,活性高。因此用金属镁测试,在室温下发生反应的是烯丙基氯。而烯基氯需要加热和加入引发剂才反应。
2、-甲基-3-氯-1-丁烯发生异裂以后生成一个烯丙基型的二级碳正离子,由于存在双键发生的p-π共轭,所以该碳正离子特别稳定。
3、命名规则是从靠近官能团一端开始编号。所以从双键一端开始编号。
4、-氯-2-丁烯的物理化学特性如下:密度:0.923克/立方厘米,这个值表明它的相对密度较轻,可能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熔点:-65°C,这意味着在低于这个温度时,它会变为固态,需要注意避免极寒环境下的操作。
5、-氯-2-丁烯是一种液态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它具有两种不同的立体异构体,分别为顺式和反式结构。在溶解性方面,顺式1-氯丁烯能轻松地与乙醇混合,其溶解度在乙醚中较高,而在丙酮和氯仿中的溶解度相对较低,表现为微溶。令人注意的是,它并不溶于水,这在化学性质中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1、-甲基-4-氯-1-丁烯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显示不同氢的峰的数目是5组。
2、-甲基-4-氯-1-丁烯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显示不同氢的峰的数目是5组,图中用红色数码标记。
3、自旋偶合导致谱线的分裂,峰的数量遵循特定规则。峰的数目等于n+1,其中n代表与该质子相邻的氢原子数。例如,在CH3-CHCl2中,CH3上的共振峰为1+1=2,因为只有一个相邻的H;而在-CHCl2中,由于与甲基相连的三个H,其共振峰裂分为3+1=4个峰。
1、-甲基-3-氯-1-丁烯发生异裂以后生成一个烯丙基型的二级碳正离子,由于存在双键发生的p-π共轭,所以该碳正离子特别稳定。
2、用化学方法鉴别丁醇,2-丁酮,2-氯丁烷:室温条件下,2-氯乙烷是气体,其他都是液体,而且一般都不写2-氯乙烷,直接氯乙烷,疑为2-氯丁烷。
3、三个问题都可以先水解,再用卢卡斯试剂。4与正碳离子稳定性有关,3与卤代烷水解速度有关。(1)碱水解后分别生成叔丁基醇,仲丁基醇,伯丁基醇,与卢卡斯试剂(盐酸、氯化锌)反应速度:叔丁醇(立即浑浊)仲丁醇(几分钟后浑浊)正丁醇(几小时后浑浊)。
4、可以使用硝酸银的醇溶液鉴别。1-氯丁烷加热后才能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2-氯丁烷片刻后即可产生白色沉淀,而2-甲基2-氯丙烷在室温下立刻会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沉淀产生的快慢即可鉴别。这里利用的是卤代烃与硝酸银醇溶液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进行鉴别的。
5、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水。前两者是不容易水的,后者是溶于水的。第一种物质密度比水小,在上层。第二种物质密度比水大,在下层。
6、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检验有机物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等。 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