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是根据各个稀土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采用重量法、光度法和容量法。草酸盐重量法是测定稀土总量的经典方法,该法对常量稀土的测定,虽然比较费事,但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超过其他方法,因此被广泛采用。
然后按前述方法之一分离钍,并以草酸沉淀法测定稀土氧化物总量。
混合稀土标准溶液:分别移取 00mL 各稀土氧化物标准贮存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各单一稀土氧化物分别为50.0μg。

1、六次甲基四胺-铜试剂小体积沉淀分离法,析出的沉淀结构紧密、含水较少、颗粒粗大,因而表面积小,可减少沉淀对钙、镁的吸附,故只需沉淀一次即能分离完全。经六次甲基四胺-铜试剂分离干扰元素后,用EDTA容量法测定钙、镁,适用于一般有色金属矿石,不适用于钴土矿及钨、钼精矿分析。
2、沉淀分离法。优点是不需要其他操作。只需要静置分离比较安全但是提纯效果不够好,而重结晶方法,需要用到酒精灯,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3、可控制溶液的pH。根据查询六亚甲基四胺铜试剂相关资料显示,六亚甲基四胺铜试剂小体积沉淀分离法的优点是可控制溶液的pH。使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达到沉淀分离的效果。
4、Ca、Mg与其他元素的分离,常用六亚甲基四胺-铜试剂小体积沉淀法。在小体积的pH为6~5的六亚甲基四胺溶液中,Al、Ti、Sn、Cr(Ⅲ)、Th、Zr、U(Ⅳ)呈氢氧化物沉淀;铜试剂能和Cu、Pb、Co、Ni、Cd、Hg、Ag、Sb(Ⅲ)等形成配合物沉淀。Fe(Ⅲ)先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然后转变为Fe(Ⅲ)-Cu试剂沉淀。
5、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利用不同沉淀剂的特点实现金属离子的分离。主要有NaOH溶液,其能溶解两性氢氧化物,使它们与其他氢氧化物分离。氨水加铵盐的pH值调节可沉淀高价离子,保留低价金属离子。ZnO悬浊液作为难溶碱,可用于沉淀。有机碱如六亚甲基四胺等则通过缓冲溶液控制pH,促使金属离子沉淀。
6、有机碱 六亚甲基四胺、吡啶、苯胺、苯肼等有机碱,与其共轭酸组成缓冲溶液,可控制溶液的pH,使某些金属离子生 成氢氧化物沉淀,达到沉淀分离的目的。氢氧化物沉淀分离的特点: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溶度积有相差很大,通过控制酸度使某些金属离子相互分离。
1、国标法:重铬酸盐法(标准HJ828-2017)优点:再现性好,测量准确可靠,是仲裁方法。缺点:回流装置占据空间大,水、电消耗大,试剂用量大,操作不便,批量检测难。行标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标准HJ/T399-2007)优点:占用空间小,能耗小,试剂用量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适用于大批量检测。
2、高锰酸钾法。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测定COD,所测出来的称为高锰酸钾指数。分光光度法。以经典标准方法为基础,重铬酸钾氧化有机物物质,六价铬生成三价铬,通过六价铬或三价铬的吸光度值与水样COD 值建立的关系,来测定水样COD 值。快速消解法。
3、分光光度法因其简便、快速、准确而在水质监测中应用广泛,近年来报道了许多关于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的应用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测试速度快,取样量少,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4、硫酸亚铁滴定。但是现在一般都是用的快速消解仪做的,分光光度法检测,总共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1、粘合剂??没发现螺旋结构的优点的时候用过水玻璃配合环氧树脂……后来,发现了螺旋结构的好处就直接采用在金属壳里做成螺旋结构卡注玻璃泡了。
2、QIS-5709用于LED球泡灯、太阳能灯、节能灯、吊灯等对大部份塑料、硅胶.橡胶.金属、陶瓷、玻璃等良好的粘接力,奈高温、密封性好、防水、防潮,耐黄变,耐候性能佳。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固定、绝缘、密封、电子、电气零件的粘接、固定密封和绝缘,防潮、防震和保护作用。
3、用烙铁烫开灯泡尾端焊锡,将铜引线脱开;将灯泡尾端加热,使灯泡玻璃与铁灯头间的粘合剂软化,拔开灯泡、灯头;(也可不加热,轻轻磕开,但容易使灯泡碎裂。)掰断玻璃泡尾部内藏的细玻璃管;(掰断后,灯泡将报废,灯泡里充的氮气和外界空气进行了交换,这灯泡也就不能用了。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点与不足。(1)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 10-9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 10-14~10-10g。(2)分析精度好。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中等和高含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差可小于 1%,其准确度已接近于经典化学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分析精度一般为 3%~5%。
缝宽和缝长各为0.8mm和 9mm的单缝微捕集管,测定了Ag、Au、Cd、Cu、Ga、Ni、Pb、Zn等,灵敏度比常规火焰原子吸收法高1(Ga)到5倍(Au),与非塞曼单缝微捕集法的文献值相比,Au、Cd、Zn的灵敏度均有提高,但其他几个元素的灵敏度低。
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高效分离技术,使得分离和测定仪器的联用成为可能,这将极大地改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现状。微量进样技术和固体直接原子吸收分析的兴起,尤其在生物、医药、环境和化学等需要少量样品分析的领域,因其无须分解、富集,减少了污染和损失,显得尤为关键。
AB并用如噻唑和胍类,可相互活化,提升硫化性能;AA并用如TMTD和M,通过相互抵制改善焦烧,保持快速硫化;而NA并用,如CZ与M,能活化中性促进剂,加快硫化速度。 按硫化速度分,有慢速、中速、准超速、超速和超超速五级。
橡胶硫化促进剂CZ,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后效性半超速促进剂,抗焦烧性能优良,加工安全,硫化时间短。加用碱性促进剂,如秋兰姆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可增强其活性,适用于各种橡胶,变色轻微不喷霜。硫化后的橡胶制品耐老化、抗张度强、定伸力强,适用于制造轮胎、胶鞋、电缆等工业橡胶制品。
搭配氧化锌,搭配硫磺。搭配氧化锌:氧化锌是一种常见的促进剂,可以与硫磺发生反应,生成锌离子和硫自由基,从而加速双2-5交联乙丙橡胶的交联反应,正常情况下,氧化锌的用量为1-4份。
性状:浅黄色粉末,熔点:104℃,易溶于苯、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溶于乙酸乙酯、酒精、丙酮和汽油,不溶于水。用途:具有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最好的防焦烧性能,是生产子午线轮胎、钢丝胶带及橡胶厚件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之一。天然胶和合成胶的迟效性促进剂,与促进剂CZ和DIBS相似。
再生胶的巧妙应用:如40%天然橡胶配以60%氯丁橡胶和20%再生橡胶,再生胶以乳胶和轮胎为主,辅以适量的炭黑、轻钙和陶土,以及古马隆和促进剂的平衡,总配方量达到224份,再生胶的加入不仅降低成本,还能提升工艺性能。
加热减量%≤ 0.40 灰分%≤ 0.50 用途: 本产品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再生胶的通用型促进剂,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内胎、胶带、胶鞋和一般工业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