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电极电势:E(Fe3+/Fe2+)E(Cu2+/Cu)E(Fe2+/Fe)亚锡离子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氧化为Sn(IV),加入锡粒可以防止Sn(II)被氧化,方程式为:Sn+Sn4+==2Sn2+ 最强的氧化剂为Ag+,最强的还原剂为Zn。【话说这是竞赛题吧。。
图片中有公式。根据n=cv(物质的量等于体积乘以浓度)再根据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乘以物质的量等于质量求出数值就可以了。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3,金属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4,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5,氧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2)价。6,三大强酸为(盐酸,硫酸,硝酸)。7,水常温常压下为(液)态。8,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加盐酸的那份,消耗了0.3mol盐酸,氧化铝和氧化亚铁都与盐酸反应,但是不生成气体,减掉这两种物质消耗的盐酸,剩下的就是铝单质消耗的盐酸,根据铝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可计算出产生的气体的量。另外,题目所说阳离子只有氢离子,亚铁离子,铝离子说明铝过量,把氧化铁完全反应成了氧化亚铁。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含有HCl 73×20%=16g 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气体)73 44 16 克 X X=8克。
C:除去溴化钠溶中的碘化钠可以用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分液装置溴将碘化钠中得碘离子置换出来,生成碘单质与溴化钠,而碘会被四氯化碳溶液萃取,原理就是这些 溴水 Br2+2NaI=2NaBr+I2四氯化碳萃取 B,单从问题来看是H2+CuO=△Cu+H2O,你的疑问也是对的,会有水。
碳正离子是碳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外层有3个电子,分别分布在3个sp2杂化轨道上。空的p轨道上没有电子了。
sp2杂化就是一个p轨道,碳原子最外层是一个s轨道和3个p轨道,其中s轨道和两个p轨道杂化了,生成3个sp2杂化轨道,还保留一个p轨道。
准确地说,两个杂化轨道如果杂化指数相同,它们就是等性杂化轨道;反之,是不等性杂化轨道。杂化指数是杂化轨道中p轨道成分和s轨道成分的比值。简单地说,如果两个杂化轨道成键情况一样,就是等性杂化。如甲基正离子的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完全相同,它们是等性杂化轨道。
你好,甲基正离子(CH3+)有一个p轨道,三个sp2杂化轨道。甲基正离子是sp2杂化类型,三个氢原子与C利用sp2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剩下的p轨道里面的电子被失去,形成正离子。
所以价电子对数是3,是sp2杂化。经典的碳正离子是平面结构。带正电荷的碳原子是sp2杂化状态,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他三个原子的轨道形成σ键,构成一个平面,键角接近120°,碳原子剩下的p轨道与这个平面垂直,p轨道中无电子。分析这种物质对发现能廉价制造几十种当代必需的化工产品是至关重要的。
1、CH3+的键角大。碳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则CH3+是缺电子的碳正离子,可看作是甲基失去一个电子后的产物,CH3-是多电子的碳负离子,可看作是甲基得到一个电子后的产物。
2、带正电荷的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与3个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形成3个σ键,与碳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碳原子剩余的P轨道与这个平面垂直。碳正离子是平面结构。碳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具有偶数价电子的物种, 其负电荷(未共用电子对)定域 在一个碳原子上。
3、CH3-CH(OH)-COOH 3个碳从左到右分别标记为123号 这个题目解题的关键考点就是COOH羧基的结构 其中有OH的结构,另外的C=O靠双键相连的,称作羰基。有双键的碳(3号碳)是sp2杂化,就是说这个碳的双键和另外两个单键在一个平面上,键角约等于120度。
4、是羟基,-CH3是甲基,其实连接=O的是一个点,这个点就代表C,每个C都必须满足四个电子结构,例如左下角的C连了3个H还有一个苯环.。那个长的很像囧的就是苯环,分子式C6H6 苯环里面的=并不是碳碳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 这个很难讲清楚这么看的,还有羧基,醛基,羰基各种基。
5、CH3+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点子的,其电子式是H:C:H。--H (2)CH3+中4个原子是共面的,三个键角相等,键角应是:120度。(3)(CH3)2CH+在NaOH的水溶液中反应将得到电中性的有机物分子,其结构简式是:CH3)2CHOH。
6、苯环上只有一个单氯。就是苯环的结构。它是一个平面正六边形,每个顶点是一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唯一键,键角为120°。苯的分子式是C6H6。尽管苯在烃比率方面应该表现出高度的不饱和度,但它不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
影响:吸电子基会使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下降;推电子基会使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增强,如果碳正离子与双键和三键相连,由于它们之间能形成共轭体系所以会使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增强。经典的碳正离子是平面结构。
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团,会使碳正离子稳定性变差。使苯环的电子云密度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这一方面增加了硝基正离子进攻苯环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一般是烯丙基、苄基类 叔碳 仲碳 伯碳有共同作用时候,可以加强其稳定性!吸电子基团使得电子云偏离正碳离子,不利于分散正电荷!碳正离子概念与结构 碳正离子是一种带正电的不稳定的有机物。与自由基一样,是一个活泼的中间体,有一个正电荷,最外层有6个电子。
1、碳碳双键是sp2杂化。碳碳三键是sp杂化。
2、sp杂化:sp杂化是指由原子的一个ns和一个np轨道杂化形成两个sp杂化轨道,每个sp杂化轨道各含有1/2s成分和1/2p成分,两个轨道的伸展方向恰好相反,互成180度夹角,形成σ键。sp2杂化:原子以一个ns和两个np轨道杂化,形成三个能量相同sp2杂化轨道,每个杂化轨道各含1/3s成分和2/3p成分。
3、确定杂化类型的一个方法是观察碳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数量。如果一个碳原子形成了两个共价键,则可能是SP杂化;如果是三个,则是SP2杂化;如果是四个,则是SP3杂化。这种方法适用于判断碳原子的杂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