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污水厂拉污泥车一车能拉10吨,一立方活性污泥等于8吨,一立方米的污泥大约是8-1T土的密度是4T/m3,再加个含水率。
2、据我所知,生活污泥含水率80%,垃圾站通常是不收的,因为国标规定填埋泥质含水率要低于60%。有些污水厂给私人司机钱,一吨30~40,司机拉到就近没人的地方,往路边一倒,这种现象被当地居民抓住是要打和告的。
3、此法可以采用较高的污泥浓度(≥10g/L),剩余污泥排放量可达到最低限度,从而泥龄很长,可使世代周期长的细菌(如硝化菌)在反应器内得以截留和繁殖,并使出水被代谢物含量很低,水质稳定;占地小,运行管理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
4、水解酸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在水解酸化池中,发酵细菌将废水中复杂有机物(包括多糖、脂肪、蛋白质等)水解为有机酸、醇类。在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细菌将发酵产物有机酸和醇类代谢为乙酸和氢,使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使难生化的固体物降解为易生化的可溶性物质,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5、以我工作经验来看污泥SV控制在20至30比例,每班都需测个沉降比来观察污泥比值,如低这个范围则需加营养物来驯化培养污泥的活性或者在下一份工艺上设置污泥回流装置:如超过比例需适当的排泥到污泥池,然后至SV范围内,使曝气池内的负荷灵活调整。从而达到控制污废水处理效果,保证出水水质目的。
6、目前所采用的洗车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有常规过滤工艺、膜过滤工艺及生物处理工艺或这几种工艺的组合工艺,如废水过滤、 废水循环系统、生物反应器;洗车废水初沉-混凝-超滤装置等。
焚烧是污泥减容的主要方法,可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焚烧产生的热能可回收利用,但处理设施投资大,处理费用高,且可能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4 污泥排海 排海是将污泥投海的方式,但近年来受到反对,因为它可能危害海洋生态系统。
针对污泥特点,其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主要有以下方案: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绿化,实现土壤改良;资源化加工,如制作路基材料、水泥、砖块等,将污泥转化为有用的建筑材料。处理目的主要包括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
本专利是环绕国家环保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2013年联合颁布的文件精神所研制的工艺技术。本专利着重对无害化、资源化作了全面的构思,对污泥无害化处理选择了干馏技术,解决了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把重金属部分给固化冻化了。使污泥中的重金属在分子结构的情况下变成了固态,达到了稳定的效果。
而且炭化后的污泥体积小,污泥中无有毒气体等,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污泥炭化是一种既不会损坏环境又能资源回用的经济型处理技术。
稳定化: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极易腐败产生恶臭,经稳定消化后,易腐败的部分有机污染物被分解转化,不易腐败的部分恶臭味也大大降低,方便后续处理、处置。无害化:污泥中,尤其是初沉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易造成传染病传播。
含水率85%的污泥比重为980kg。污泥固体密度按6g/ml,水的密度按1g/ml,含水率85%的污泥密度为d=6x0.05+1x0.85=0.98g/ml,1立方含水率85%的污泥重量是980kg。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其主要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约为02~006),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属于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泥。
即70克÷1g/cm3=70cm3。含水率为70%的污泥的总体积:将干燥污泥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加,即833cm3+70cm3≈1533cm3。含水率为70%的污泥的密度:将污泥的总质量除以总体积,即100克÷1533cm3≈0.652g/cm3。因此,含水率为70%的污泥的密度约为0.652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