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丁醇2丁醇2甲基2丙醇的碱性大小

氢卤酸与大多数二级、三级醇和空阻特别大的一级酵按SN1机理进行反应。如果按SN机理反应,就有重排产物产生,如2-戊醇与氢溴酸反应有86%2-溴戊烷与14%3-溴戊烷;异丁醇在氢溴酸与硫酸中加热反应,有80%异丁基溴与20%三级丁基溴,新戊醇由于β位位阻太大,得到的是重排产物2-甲基-2-溴丁烷。

用卢卡斯试剂,因为 3° -OH 2° -OH 1° -OH,所以立即浑浊的是2-甲基-2-丙醇,几分钟后浑浊的是2-丁醇,加热之后才浑浊的是1-丁醇。2-甲基-1-丙醇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能溶于约20份水。

用卢卡斯试剂,因为 3° -OH 2° -OH 1° -OH 所以立即浑浊的是2-甲基-2-丙醇,几分钟后浑浊的是2-丁醇,加热之后才浑浊的是1-丁醇。其它嘛,你也可以用氧化的办法,1-丁醇会被氧化为醛,2-丁醇氧化为酮,2-甲基-2-丙醇不被氧化。然后再分别鉴别醛基和酮基即可(费林试剂什么的)。

有机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是什么?

具有羟基或羰基等等极性基团的溶剂都是极性溶剂,而介电常数低的有机溶剂都是非极性有机溶剂。极性有机溶剂:酮类/醚类/醇类。非极性有机溶剂:卤代羟类/苯类/各种石油醚/不饱和脂肪羟酯类。这些都是相对的。

其中甲醇、乙醇和丙酮三种溶剂能与水互溶,正丁醇是所有与水不相容(分层)的有机溶剂中极性最大的,常用于萃取苷类成分。氯仿是唯一比重比水重的溶剂。

溶剂极性顺序表如下:水:水是极性最大的溶剂,因为它含有两个极性基团(羟基和氢基),能很好地溶解其他极性物质。甲酰胺:甲酰胺的介电常数比水小一些,但其分子中的氨基和羰基形成了强极性的基团,使得甲酰胺成为一种强极性溶剂。

化合物:甲醇、乙醇、丙酮、氯仿 按照剂极性大小顺序排列。甲醇和乙醇是两种比较极性的醇类化合物,它们可以和许多极性物质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丙酮是一种中等极性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和一些极性物质发生反应,氯仿是一种高极性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很好地溶解许多极性化合物。

极性最大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正丁醇。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其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如下: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正丁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CH2)3OH,为无色透明液体,燃烧时发强光火焰。

己烷、异辛烷、甲苯、氯仿、二氯甲烷、、乙醚、乙酸、丙酮、乙腈、异丙醇、甲醇、水。它们的极性依次增强。

苯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醛与乙醇反应活性大小比较,为什么

1、苯甲醛与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6H5CHO+NaHSO3=C6H5CH(OH)SO3Na。 这就是亚硫酸根与羰基发生了加成反应,可以除去没反应的苯甲醛。苯甲醛为苯的氢被醛基取代后形成的有机化合物。苯甲醛为最简单的,同时也是工业上最常为使用的芳香醛。在室温下其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

2、羰基碳是电正性的,羰基氧是电负性的(因为氧的电负性比碳强,所以电子对偏向于氧)。电正性越强,越容易受到亲核试剂的攻击。羰基碳具有较强的正电活性和较小的空间位阻。本部分将不检查活动比较。重点是亲核取代,即先加成后消除的机理。还有一个碳负离子反应。

3、下列化合物与HCN反应,活性最大的是:对甲氧基苯甲醛。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6%~18%时,具有爆炸性。氢氰酸属于剧毒类。急性氰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出气中有明显的苦杏仁味,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醇甲基和乙1醇比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