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和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的反应条件是不同的。
2、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可以光解生成氯自由基(Cl·),而甲苯则作为反应物被氯自由基取代,生成氯代甲苯(CHCHCl)。随后,氯代甲苯可能继续发生氯化反应,氯自由基取代甲基(CH),生成氯甲烷(CHCl)。②知识点运用:该反应在实验室常用于合成氯甲烷。
3、甲基取代反应。甲苯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烷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甲基上的一个氢被氯取代,生成一氯甲苯,甲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使溴水褪色B不可以,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与氯气使溴水褪色说明发生亲电取代/加成,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是自由基取代。
4、第一步 苯和氯甲烷作用,用无水氯化铝做催化剂,发生付克烷基化反应,得到甲苯;第二步 甲苯在光照条件下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就得到苄基氯。甲苯在Fe/Cl2下不能生成苄基氯,生成的是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5、利用付克烷基化反应,也称C-烷基化,是在催化剂ALCL3的存在下,用苯和CH3CL反应生成甲苯。C-烷基化最初是在1877年,由法国化学家傅列德尔(Friedel)和美国化学家克拉夫茨(Crafts)两人发现的。
①室温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一氯甲苯;②加热一会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丙苯;③加热也不产生沉淀的为氯苯。
其外观为白色结晶,有弱苯的香味和苦味。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它们苯环上不同的取代基基团,可以通过化学性质、外观、气味等方面进行区分。
氯苯是无色液体,沸点137摄氏度。主要用做乙基纤维素和许多树脂的溶剂,生产多种其他苯系中间体,如硝基氯苯等。氯苄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的透明液体,属致癌物质,具有刺激性气味,微溶于水,易溶于苯、甲苯等有机溶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医药中间体。
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摄氏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用于生产军用炸药所需的苦味酸。1940年到1960年间,大量用于生产滴滴涕杀虫剂。1960年后,DDT逐渐被高效低残毒的其他农药所取代,氯苯的需求量日趋下降。主要用做乙基纤维素和许多树脂的溶剂,生产多种其他苯系中间体,如硝基氯苯等。
熔点较高。苯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一般不易发生加成反应。但在特殊情况下,芳烃也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且总是三个双键同时发生反应,形成一个环己烷体系。如苯和氯在阳光下反应,生成六氯代环己烷。只在个别情况下,一个双键或两个双键可以单独发生反应。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氯苯乙烯和氯代苯乙烯的区别:苯乙烯(Styrene,C8H8)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工业上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
1、硝碘酚腈的合成: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和尿素、氨基磺酸和对甲酚均匀混合后,升温反应,过滤、洗涤、滤液减压蒸馏,得对羟基苯甲腈[7]。对羟基苯甲腈在冰醋酸中与浓硝酸反应合成出3-硝基-4-羟基苯甲腈,再与碘及过氧化氢在酸性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出硝碘酚腈[8]。
2、高效液相色谱 利用不同溶质的极性不同在溶剂中的停留时间不同,加以区分 2 创造酸性环境 地西泮遇酸(或碱液)受热易被水解生成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和甘氨酸 奥沙西泮在酸中加热被水解,生成2-苯甲酰基-4-氯苯胺,显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沉淀。
3、由于一般主光剂如苄叉丙酮、枯茗醛、二苯甲酮、O-氯苯甲醛等均只能在某一电流密度范围内发挥光亮作用,所以单独使用是不能获得理想镀层,配合使用肉桂酸就能起到协同效应。
4、然而,使用时需要注意其潜在的危险性。氯苯甲腈被列为Xn类危险物质,意味着它具有可能对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特性。其危险等级被评估为20/22-36/37/38,意味着它具有腐蚀性、刺激性以及可能对水生生物和非水生生物有毒性。
5、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二甲亚砜有吸水性,用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DMSO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二苯甲酮 白色片状结晶,有微玫瑰香味。避光贮存 。
1、甲基对氯苯砜不会水解,甲基苯磺酰氯则很容易水解,形成盐酸和甲基苯磺酸,成强酸性。甲基对氯苯砜应该是不溶于水的。
2、-甲苯磺酰氯又称4-甲基苯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对氯化甲苯砜;甲苯-4-磺酰氯;p-甲苯苄基磺酰基氯;对甲基苯磺酰氯,为白色菱状结晶,有刺激性恶臭的物质,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工业上主要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备及激素合成中分子重排反应。
3、对甲苯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CAS: 98-59-9),中文别名4-甲基苯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PTSC)、对氯化甲苯砜、对甲苯磺酰氯、4-甲苯磺酰氯、4-甲苯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甲苯-4-磺酰氯、对嫁苯磺酰氯。白色片状结晶。易溶于醇、醚和苯,不溶于水。
4、对甲苯磺酰氯(CAS: 98-59-91),中文别名4-甲基苯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PTSC)、对氯化甲苯砜、对甲苯磺酰氯、4-甲苯磺酰氯、4-甲苯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甲苯-4-磺酰氯、对嫁苯磺酰氯。白色片状结晶。易溶于醇、醚和苯,不溶于水。
5、基本信息中文别名4-甲基苯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对氯化甲苯砜;甲苯-4-磺酰氯;PTSC;p-甲苯苄基磺酰基氯;对甲基苯磺酰氯。
生产方法:由苯氯化而得,其工艺分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苯液相氯化法苯与氯气在氯化铁催化下连续氯化得氯化液,经水洗,碱洗,中和,食盐干燥,进入初馏塔脱苯,脱焦油。粗氯代苯进入精馏塔,塔顶馏出一氯苯成品,塔釜物料再经过一个精馏塔分离出一氯苯。
苯直接氯化制氯苯的方法,是英国于1909年首先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并一直沿用至今。反应式为:有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①气相法,反应温度400~500℃,成本高于液相法,故已被淘汰。②液相法,通常用三氯化铁催化,但在生成氯苯的同时,还伴有多氯苯生成。
氯苯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氯化法和苯酚氯化法两种。氯化法是将苯和氯气在铁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苯。苯酚氯化法是将苯酚和氯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苯。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制备氯苯,但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生产工艺和原料成本等因素。氯苯在化学工业和医药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种:一种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一种是发生在C-C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一种是苯环的断裂。 [编辑] 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卤素、硝基、磺酸基、烃基等取代,生成相应的衍生物。
看苯环上的一氯代物的方法是:先划对称轴,最中间一道竖线和水平对半分的线,在水平线上下方的两个相对的位置是等同的,只能算一种,在中竖线两旁相对位置的也是等同的,如果是奇数个苯环,那么中竖线是恰好劈开一个苯环的,在这条线上有一个位置不能漏掉。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是氯化苯,也叫氯苯。
硝化反应难易顺序:从大到小是:苯酚、甲苯、苯、氯苯、硝基苯;-OH,-CH都是推电子基,可增加苯环上电子密度。增强中间体稳定性;-Cl,-NO是吸电子基,效果相反。
甲苯最快。硝化反应是一个亲电反应,为硝基正离子进攻带负电性的苯环的一个反应,因此有给电子基团较容易发生反应,因此甲苯反应最快。活化基团是使得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比苯容易的原子或原子团。
甲苯更容易进行硝化反应,因为硝化是NO2+进攻的苯环的亲电取代过程,当苯环电子云密度越大,硝化越容易进行,四种取代基中甲基是推电子基团,硝基、醛基都是吸电子基团,氯从诱导效应是吸电子的,但是孤对电子和苯环有共轭效应,这样苯环电子云密度变化不大。
硝化反应是苯环的亲电取代,苯环上电子云密度最大的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在氯苯,苯,硝基苯,甲苯中,苯环上的取代基对硝化反应影响很大,氯原子,硝基都是吸电基团,使苯环电子云密度下降,而甲基是一个供电子基团,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因此甲苯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一般生成邻硝基甲苯或对硝基甲苯。
【答案】:答案:由易到难是甲苯、苯、氯苯、硝基苯 解析:苯酚的氧上有未共用电子对,通过较强的共轭效应增大苯环的电子云密度,活属化苯环。硝基负诱导效应(强吸电子基)强,降低了苯环的电子云密度,是钝化苯环的基团,最难再发生硝化反应。
从大到小是:苯酚、甲苯、苯、氯苯、硝基苯。-OH,-CH都是推电子基,可增加苯环上电子密度,增强中间体稳定性。-Cl,-NO是吸电子基,效果相反。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硝基的反应过程。脂肪族化合物硝化时有氧化-断键副反应,工业上很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