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o.: 591-76-4外观与性状: 无色油状液体。
-甲基己烷的外观与性状表现为无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它的熔点极低,为-112℃,而在常温下,其沸点为90.0℃。它的密度相对较大,与水相比为0.6789,这意味着在常压下,它浮在水面上。在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其相对蒸气密度为45,比空气重,这在挥发过程中会有所体现。
-甲基己烷,别称异庚烷,化学物质,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酮、苯等。
-甲基戊烷的分子量为817克/摩尔,其蒸汽压在46℃时达到532kPa。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闪点为低于-20℃,因此需要在安全的温度下操作。在物理性质上,它的熔点为-153℃,而沸点则为60℃。2-甲基戊烷不溶于水,但可以溶解于乙醇、乙醚和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
1、在化学性质上,2-甲基己烷具有一定的爆炸性,其爆炸上限为0% (以体积分数计),下限为0%,因此需要在安全范围内存储和处理。在溶解性方面,它不溶于水,但却能很好地溶于醇、醚、酮、苯等有机溶剂,这为其在某些工业应用提供了便利。
2、-二甲基己烷在工业上主要作为化学试剂使用,同时也是气相色谱对比样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
3、-甲基己烷,别称异庚烷,化学物质,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酮、苯等。
4、熔点(℃):-112沸点(℃): 90.0相对密度(水=1): 0.678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5饱和蒸气压(kPa): 33(19℃)燃烧热(kJ/mol): 4810(液)闪点(℃): -3爆炸上限%(V/V): 0爆炸下限%(V/V): 0主要用途: 用作气相色谱对比样品。
1、-甲基己烷沸点高于正戊烷。烷烃熔、沸点高低符合如下规律:分子中碳原子数越多,其熔、沸点就越高;2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本问题适用以上规律中的第1条,2-甲基己烷分子中有七个碳原子,正戊烷分子中有五个碳原子,所以2-甲基己烷沸点高于正戊烷。
2、辛烷 3-甲基庚烷 2,2,3,3-四甲基丁烷 2-甲基己烷 2,3-二甲基戊烷 己烷 正构烷烃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增大; 同碳原子数量的烷烃分子对称性越高,排列越整齐,分子间吸引力就大,熔点也就高。
3、异戊烷和正己烷沸点如下,正戊烷(n-Pentane)化学式C5H12,烷烃中的第五个成员。正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异戊烷(沸点28°C)和新戊烷(沸点10°C),“戊烷”一词通常指正戊烷,即其直链异构体。正戊烷沸点31℃。异戊烷(Isopentane、2-Methylbutane)又称2-甲基丁烷,化学式为C5H12。
4、低级烷烃每增加一个CH2,(成为其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较大,沸点也相差较大,高级烷烃相差较小,故低级烷烃比较容易分离,高级烷烃分离困难得多。在同分异构体中,分子结构不同,分子接触面积不同,相互作用力也不同,正戊烷沸点31℃,2-甲基丁烷沸点25℃,2,2-二甲基丙烷沸点只有9℃。
5、在室温25°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体。含有5~17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液体。但实际上含有10~19个碳原子的烷烃正常温度下可以为固体。含有18个碳原子以上的正烷烃为固体,但直至含有60个碳原子的正烷烃(熔点99℃)后的熔点(melting point)都不超过100℃。
6、正庚烷和正己烷由于其良好的溶解性,常用于清洗和溶剂用途;正戊烷和正丁烷由于其较低的沸点,常作为溶剂和燃料使用;正丁烷还被用于打火机燃料。随着烷烃碳原子数的增加,它们的物理性质如沸点、密度等也会相应变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碳链的增长,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数量迅速增加。
1、-二甲基己烷是一种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化学品。它的主要侵入途径包括吸入、食入以及经皮肤吸收。吸入或摄入这种物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对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存在明显的刺激性。在毒理学上,它被归类为低毒类,但其危险特性不容忽视。
2、-二甲基己烷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潜在影响。其主要侵入途径包括吸入、食入以及经皮肤吸收。无论是吸入还是口服,这种物质都被证实对身体存在不利影响,特别是对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它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在毒理学评估中,2,4-二甲基己烷被归类为低毒物质。然而,它的危险特性不容忽视。
3、-甲基己烷对环境构成威胁,对水体有污染的风险。它的存在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燃爆危险:此物质具有易燃性,且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极有可能引发剧烈燃烧和爆炸。同时,与氧化剂接触时会发生猛烈反应。
4、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喉炎、气短等。本品具有麻醉作用。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5、这种化合物与氧化剂接触会引发剧烈反应,引发燃烧或爆炸。在火灾中,受热的容器存在爆炸危险。值得注意的是,其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向下扩散并可能引发远处的回燃现象。在燃烧(或分解)过程中,2,2,5-三甲基己烷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产物,这些产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增加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