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环己烷,庚-1-炔,3-乙基戊-2-烯,这三者的区别或者是区分的方式,其实是可以通过其结构式上面来进行区别发现的,甲基环己烷是没有双键或者是三键的,只有一个碳环,而其后的两种的话,都是分别会有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的。
2、甲苯与甲基环己烷不是同系物。同系物概念 一般的,我们把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同系物一般出现在有机化学中,同系物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羟基例外,酚和醇不能成为同系物,如苯酚和苯甲醇)。甲苯是无色澄清液体。
3、加入溴水,能使溴水褪色的是1-甲基环己烯;2)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3)剩余两个物质中,加入氢碘酸,加热反应,再加入三氯化铁,能与三氯化铁生成蓝紫色物质的是苯甲醚。
生产方法:将阿弗曼酯经皂化,酸解,乙酸酯化,则可以生成乙酸酯。
苯催化加氢生成环己烷,它是合成耐纶的原料;苯在光照下加三分子氯,可得杀虫剂 666,由于对人畜有毒,已禁止生产使用。苯难于氧化,但在 450℃和氧化钒存在下可氧化成顺丁烯二酸酐,后者是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苯是橡胶、脂肪和许多树脂的良好溶剂,但由于毒性大,已逐渐被其他溶剂所取代。
乙酰乙酸乙酯用于合成取代的丙酮RCH2COCH3或取代的乙酸RCH2COOH,所以要先看产物,显然可由CH3CH2CH(CH3)COCH3还原得到,此物为丙酮的2个H被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取代的产物,所以要引入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显然用碘甲烷和溴乙烷来反应比较合适。路线如图(Et指乙基)。
总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12O6 → 3 CH3COOH 更令工业化学感兴趣的是,许多细菌能够从仅含单碳的化合物中生产乙酸,例如甲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和物。
指的是1,2位的甲基在环己烷平面的同一侧。
我们可以把环看成一个平面(实际上它是纯平面,它是两个平行的平面)假设1位甲基在环平面的一侧,如果2位甲基也在这一侧,那么这个甲基就是顺式,然后看4位甲基,也在一侧就也是顺,这就告诉你,三个甲基在环平面的一侧。
第一个是R,S,不是顺反,顺反命名需要有S反轴,第一个没有。
顺指的是两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反指的是两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异测。你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1,4-二取代环己烷用‘顺反’来命名”吗?这是因为1,4-二取代环己烷的分子是有对称面的(不管取代基是什么,除非取代基也有手性),因而没有手性。
1、最稳定的构象是:环己烷是椅式构想,各个取代基处于平复键(e-键)。
2、甲基环己烷的结构简式中,甲基(-CH3)表示一个碳原子中心上连接着三个氢原子。 在环己烷部分,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环状结构,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接着两个氢原子。 环内的碳原子通过单键相连,呈现出六元环的结构。
3、环己烷的结构简式:环己烷别名六氢化苯,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极易燃烧。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还可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等有机物。
4、-二甲基环己烷不可能具有异构体是相邻基团的异构体。
5、正确己烷(PETROLEUMETHER),化学式C6H14,是烷烃中的第六个成员。己烷主要作溶剂,如丙烯等烯烃聚合时的溶剂、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此外,它还是高辛烷值燃料;还可用于用于大气监测以及配制标准气、校正气。
人站在最小基团的对面,其它三个基团的大小顺序按顺时针排列的为R,逆时针排列的为S。上两题均按此法判断得到的结果。
rs构型判断口诀:“竖顺R,横逆R”:当手性碳上的氢或最小基团位于竖键上,其他3个基团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顺时针,则此手性碳为R构型,若为逆时针,则为S构型。若氢或最小基团位于横键上,则其余3个基团从大到小排列,若是顺时针则为S构型,若为逆时针则为R构型。
在判断RS构型时,基团的优先顺序是按照原子序数大小来确定的,原子序数较大的基团优先于原子序数较小的基团。具体来说,对于碳原子来说,它的原子序数比氢原子大,因此碳原子基团优先于氢原子基团。
判断有机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RS构型,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规则。 然而,某些情况下,仅遵循书本上的规则可能难以确定构型。 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空间想象力。 这里提供一个简化的技巧:假定原子序号a大于b大于c大于d。 暂时忽略原子d,选择一个视角,确定原子a、b、c的旋转方向。
当最小基团投影到横键上时,其他三个基团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顺时针为S构型,逆时针为R构型。2 当最小基团投影到竖键上时,其他三个基团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顺时针为R构型,逆时针为S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