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估测雪的密度

1、雪在外力挤压下可以形成冰。这表明雪的密度小于冰的密度。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估测雪的密度:首先,选择一个平整的地面上的积雪区域。接着,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以及积雪的厚度或冰层的厚度。

2、你知道冰的密度是多少吗?0.9*10的三次方Kg/立方米 那么雪的密度就=7/10*冰的密度。(因为雪的质量和冰的是一样的,那么雪的密度*雪的体积=冰的密度*冰的体积。

3、可以根据压缩前后的体积比换算出雪的密度:冰的密度是0.9g/cm3,如果雪的原始体积为V1,压缩后为V2,那么测量的密度为0.9*V2/V1 g/cm3。把雪压缩一下后再用尺子测量。

4、测量雪的深度、冰的厚度(雪的深度、脚印深度、冰厚度三者任意两个即可)。

5、从物理性质上看,雪和水的密度在冰点时为1克/立方厘米,但雪由于含有空气和水分,堆积密度通常小于水。这意味着相同体积的雪和水,雪的质量要远小于水的质量。这个特性对于气候和环境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冬季,积雪能够起到隔热作用,保护下面的土壤和植物免受极端低温的伤害。

6、在冬天的一场大雪之后,地面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想法,想要通过测量雪地上的脚印深度来粗略计算积雪的密度。 为了进行这个实验,同学假设雪和冰的体积相等,以及脚印面积在雪和冰上是一致的。

一道初中物理测密度的题目,求密度表达式的推算过程。

1、你好!一般求密度,由密度=质量/体积得出。求质量。由“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4牛”此句得知该物理的重量为4N,由G=mg得出其质量。求体积。

2、P=P水H2/H1【P表密度,H表深度】1用细绳将石块系上,并系挂在木棒右端。2用同样方法在左端挂一木桶,并用手拿住木棒中点。【等臂杠杆】3先在小桶中缓慢加水,至“杠杆”平衡,此时用刻度尺量取水的深度H2。

3、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天平(弹簧秤)测质量(重力),用刻度尺(量筒、量杯和水)测体积,用ρ=m/V(即G/gV),求密度。但也有比较特殊的方法,现举例如下:1浮力相等法例1手头有一把学生用刻度尺,一个正方形木块、一个烧杯、色拉油、水若干。用你所学的知识测色拉油的密度。

4、密度 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六道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计算题

1、物体 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力是 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容器内装有密度为 0.8×103 千克/米 3 的酒精, A、 则 B、C 各点所受液体压强分别为 、 、 。

2、拉力是 20 牛,则它受到的摩擦力是 如图:竖直的墙面所受压力大小为 ,物体与墙面间摩擦力为。 物体 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力是 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容器内装有密度为 0.8×103 千克/米 3 的酒精, A、 则 B、C 各点所受液体压强分别为 、 、 。

初中物理:我想知道为什么这道题要测量小铁块密度,却测浮力?

测密度有很多方法,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这道题通过测量浮力,物体的重力,侧计算出浮力大小。

思路与技巧:不难看出此题的关键是如何测出铁块的体积,显然用例2的方法是行不通了,这时就需要同学们拓展思维空间,跳出密度公式的圈子,联系其他知识点想办法测出铁块的体积。这里利用浮力的知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对学生提出为什么示数变小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变小的原因是受到浮力的作用。(由浅入深,循循善诱,通过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知道测量浮力的方法,F浮=G-F拉。

所以金属块重8×3=4N,即可知金属块质量为0.54kg;金属块没入水中后,读数为2N,所以A点受到向下的拉力为2×3=6N=金属块所受重力-浮力 可知浮力为4N-6N=8N 水对金属块的浮力:ρ水gV=8N 水的密度为1000kg/L,可求得金属块的体积:V 密度也就可算了。

F浮=ρ液gV排。此公式说明浮力只和液体密度以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有些同学会错误的认为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大小有关。用途:求浮力大小。液体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体积V排都知道的条件下。适用题目类型有同液不同排或同排不同液。

题目:一个杯子,石头,天平(没有量筒)测出石头的密度。要求步骤表达式(两种...

1、再将杯子灌满水称得重量m1 再称石头的重量m2 将石头放到灌满水的杯子里,溢出多余的水后拿出石头,称剩下的杯子和水的重量得m3 显然,m1-m3就等于溢出去的多余的水的重量。

2、用天平、烧杯和水测出矿石的密度的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2)在烧杯里加入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与适量水的总质量m1。(3)将矿石浸没在水中,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水、矿石的总质量m2,并在烧杯外壁上对此时水位做标记,则矿石的质量m=m2-m1。

3、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用天平测出装满水的烧杯的质量m1及另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把小石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用另一个空烧杯把溢出的水收集。测出另一个烧杯与溢出水的质量m小石块的体积v=(m3-m2)/(水的密度)。

4、如果只有天平,水和没有刻度的玻璃杯而无量筒,能不能分别测出牛奶和一块石的密度?可以测密度。设杯子的质量是m,水的密度是ρ,牛奶的密度是ρ1,石头的密度是ρ2。测牛奶密度:个人认为,测牛奶密度必须有个前提:牛奶的量至少能装满一个玻璃杯。

5、可以测密度。设杯子的质量是m,水的密度是ρ,牛奶的密度是ρ1,石头的密度是ρ2。测牛奶密度:个人认为,测牛奶密度必须有个前提:牛奶的量至少能装满一个玻璃杯。

6、把石块放入一个有水的烧杯中,再在另一烧杯加水,水面跟有石块的烧杯 的水面相平。再取出石块。3。用天平测出取出石块的烧杯和水总质量为M2,再测出另一烧杯和水总 质量M3 4。石块体积等于:V=(M3-M2)/ρ水 [第二个烧杯比第一个烧杯多的水的 体积就等于石块体积]5。

...设计一个测量小木块的密度实验。写出简要的步骤和密度表达式。_百度...

1、用量筒装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将木块放到水里,由于木块密度比水小会浮起,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V2 用细铁丝轻轻按住大木块,让水刚好淹没木块。

2、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准;将木块放在天平左托盘,右托盘放砝码,称量出木块质量m(克),记录在白纸上。将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铁丝插入木块,放入烧杯,按住木块;用口杯往烧杯中加水至浸没木块;用记号笔在烧杯壁上作好水面高度记号。

3、无需天平,使用刻度尺、烧杯、水和细针,测量小木块密度的步骤:- 准备烧杯并装满水。- 使用刻度尺测量烧杯内部的水面高度,记录为V1。- 将小木块放入烧杯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再次使用刻度尺测量水面高度,记录为V2。- 计算小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 = V2 - V1。

4、步 骤 (1)取一小木块,用天平测出质量记为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3)用大号缝衣针将木块压入水中,使其浸没,记下此时的体积为V2;实验表达公式 : ρ=m/(V2-V1)不明可追问。

5、能,步骤如下:用量筒取一定量体积V0的水;将木块放入其中,观察水面现在的示数V1;用大头针将木块全部按入水中,此时的水面示数为V2;木块排除水的体积为V1-V0,浮力为ρ水×g×(V1-V0)木块本身的体积为V2-V0,木块重力为ρ木×g×(V2-V0)木块在水中悬浮的条件是木块本身重力和水的浮力相等,列式即可推导出木头的密度。

6、步骤:①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所对的刻度Vo;②用线拴住木块,将木块放入量筒里的水中,待木块静止时,记下水面所对的刻度V1;③用一根细铁丝对木块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木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所对的刻度V2。计算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ρ水(V1-Vo)/(V2-Vo)。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