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机化学领域中,对于有机物与水密度大小的比较是关键知识点之一。以下,我们将按照有机物官能团的顺序,对一些常见有机物与水的密度关系进行总结。首先,醇类(如乙醇)的密度通常小于水,这是因为醇分子的极性较弱,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导致醇的密度小于水。接着,卤代烷类(如氯仿)的密度大于水。
2、C6H6Br,分子量157,157/13=12,所以密度比水大。
3、一般一元醇的密度小于水,多元醇因为可以行程较多的氢键,所以密度较大,如甘油。羧酸,要知道乙酸的密度就大于水,所以一般羧酸的密度大于水。其它的有机物,还要知道几个就可以了。酚,苯酚的密度大于水,所以一般的酚都大于1。硝基苯,大于水,所以所有的硝基化合物密度大于1。
4、所有的烃密度都比水小;一氯链烃密度小于水,除此之外的一切卤代烃密度都大于水;所有的醇类密度都小于水;所有的醛类密度都小于水;所有的酯类密度都小于水;还有就是硝基化合物密度都大于水。
多卤代烃的密度都比水大。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烃的密度都比水小(苯也是烃),烃的衍生物的密度一般都比水大(如溴苯、硝基苯等)。只需知道它们和水的密度大小就好了,它们之间的密度大小不用掌握。
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苯的密度小于水,酒精和汽油的密度也小于水。因此,四氯化碳的密度最大,其次是水,然后是苯,酒精和汽油的密度最小。 四氯化碳,化学式为CCl4,是一种无色有特殊臭味的液体,易挥发,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先要知道烃和卤代烃是两种类别完叮不同的有机物,是并列关系 一般来说烃的密度比水小,苯属于芳香烃,是烃的一种,所以密度比水小 卤代烃的密度比水大,CCL4属于卤代烃,所以密度比水大 这是一般规律,至于原理我也不是太明白。。
苯和水不能互溶绝不是因为密度问题,而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的种类不同导致的:苯是非极性分子也无氢键,而水是极性分子且其中有氢键,两者差异很大,所以互不相溶。苯的密度其实与水的密度还是相当接近的,而H2SO4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差大多了,却可以互溶,所以很易判断出能不能互溶不是密度问题。
溴苯 溴苯,有机化合物,无色油状液体,具有苯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化工上主要用于溶剂、分析试剂和有机合成等。酯 酯是指有机化学中醇与羧酸或无机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产物。
密度:CH3COOH H2O C2H5OH 平均原子量相近时,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原子量越相近,其密度也越大,即单质的密度最大。
要辨别有机物和水的密度大小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有机物浮于水面,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小;第二种,有机物和水互溶,则有机物的密度与水相近;第三种,有机物在水面下,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大。将有机物和水倒入同一容器,第三两种情况有机物和水同在可看到明显分层现象。
具体方法:把一滴有机物滴到一杯水里面,如果有机物浮在水面上,则水的密度大;如果沉下去,则水的密度小,;如果悬浮,则一样大。如果二者互溶,则同体积称重量,谁重谁密度大。
一般一元醇的密度小于水,多元醇因为可以行程较多的氢键,所以密度较大,如甘油。羧酸,要知道乙酸的密度就大于水,所以一般羧酸的密度大于水。其它的有机物,还要知道几个就可以了。酚,苯酚的密度大于水,所以一般的酚都大于1。硝基苯,大于水,所以所有的硝基化合物密度大于1。
1、要辨别有机物和水的密度大小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有机物浮于水面,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小;第二种,有机物和水互溶,则有机物的密度与水相近;第三种,有机物在水面下,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大。将有机物和水倒入同一容器,第三两种情况有机物和水同在可看到明显分层现象。
2、C6H6Br,分子量157,157/13=12,所以密度比水大。
3、脂溶性的有机物可取少量样品与水混合,静置分层。若有机物液层位于水层上,则其密度大于水;若位于水层下,则其密度小于水。如果是水溶性的有机物,可采用“等体积比质量”或“等质量比体积”的方法来比较。
4、有大有小,像汽油,乙醇都比水密度小,但是像四氯甲烷,固体的塑料都比水密度大。
5、规律是,可以把酒精溶液看作是纯的酒精 (密度比水小)与水 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6、不一定,四碳以上的烃类可以做有机溶剂,它们密度都比水小。高中考试主要就是考四氯化碳和苯的区别,用四氯化碳萃取卤族单质时有色层在下层,而用苯萃取时有色层在上层。因为四氯化碳比水重,而苯比水轻。
看水:分子量18,18/3=6(6个原子),密度是这是水。比如C2H6O,分子量46,46/9=1,所以密度比水小。碳氢结构,C2H6,分子量30,30/8=8,所以密度很小。C6H6Br,分子量157,157/13=12,所以密度比水大。
一氯甲烷的密度比水小,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密度都比水大。多卤代烃的密度都比水大。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烃的密度都比水小(苯也是烃),烃的衍生物的密度一般都比水大(如溴苯、硝基苯等)。只需知道它们和水的密度大小就好了,它们之间的密度大小不用掌握。
密度比水小,如苯、汽油---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 密度比水大,CCl4---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 萃取的物质也只有2种---Br2和I2 所以,萃取后的水层因为很稀,可以说无色,那么只要知道有机层的颜色就可以了。它们的有机层的颜色就是纯净的物质的颜色。
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氯仿、液态烷烃等。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所有的气体,密度肯定很小。所以我们只需要关注液体和固体。所有的烃,即CxHy,密度都小于水。液态卤代烃,因为取代H的是原子量较大的卤原子,所以密度会增大,所以一些C原子数比较少的卤代烃密度会大于水。
要辨别有机物和水的密度大小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有机物浮于水面,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小;第二种,有机物和水互溶,则有机物的密度与水相近;第三种,有机物在水面下,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大。将有机物和水倒入同一容器,第三两种情况有机物和水同在可看到明显分层现象。
判断方法:将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其行为。(1)若物质沉底,则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2)若物质悬浮,则其密度等于水的密度;(3)若物质漂浮,则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原理说明:物体在水中时的浮沉条件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较。
有机化学领域中,对于有机物与水密度大小的比较是关键知识点之一。以下,我们将按照有机物官能团的顺序,对一些常见有机物与水的密度关系进行总结。首先,醇类(如乙醇)的密度通常小于水,这是因为醇分子的极性较弱,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导致醇的密度小于水。接着,卤代烷类(如氯仿)的密度大于水。
代烷、碘代烷都大于水,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密度都大于水,三氯甲烷的密度为489,四碘甲烷的密度为32,可能是最大的。含氧有机物如醇、酯的密度与水密度大小的比较规律:酯一般密度都是比水小的。一元醇基本密度都比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