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碳原子以下烃为原料其它无机试剂任选合成4.以环己醇为原料合成:1,2,3-三溴环己烷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丙酸6.由1-氯环戊烷为原料合成:顺-1,2-环戊二醇7.以1-甲基环己烷为原料合成:CH3CO(CH2)4COOH。
第三个还原醛基,如果过量硼氢化钠还原双键,第四个环戊二烯,第五个乙酰氯,第六个间苯二甲酸。命名:苯基甲基醚,2,4,6-三溴苯酚,3-甲基环己酮,均三甲基苯(1,3,5-三甲基苯),最后一个还需要吗。挺简单的。没带手机体谅一下。。
环己酮先用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然后用溴水取代氢原子。而后再用甲醇取代溴原子。然后用高锰酸钾氧化羟基,得到两个羧基酸。环己酮,有机化合物,为羰基碳原子包括在六元环内的饱和环酮。无色透明液体,带有泥土气息,含有痕迹量的酚时,则带有薄荷味。
1、性质:暗褐色极易潮解的无定形块,浓溶液呈油状几乎黑色。稀溶液含有次氯酸和氯化铱。将水溶液沸腾时则发生氯气。用六氯铱酸铵悬浮于水,通过氯气进行反应制得。亦可用三氯化铱或六氯铱酸铵与王水反应制得。还可用氧化铱溶解于盐酸的溶液,再加入王水进行反应制得。
2、四氯化铱的分子式是由氯原子(Cl)和铱原子(Ir)组成的,具体为Cl4Ir,这意味着每个铱原子周围有四个氯原子。它的分子量相对较高,大约为330443克/摩尔,这在化学结构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3、四氯化铱是一种独特的化学物质,其外观呈现出暗褐色,且具有极高的吸湿性,形成了无定形的块状。在浓溶液中,它的状态近乎于黑色,呈现出浓郁的油状。其特性还包括含有次氯酸和氯化铱,这是其稀溶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理过程中,如果对水溶液进行加热至沸腾,会观察到氯气的产生。
4、主族中其他族应该不行,前面的族形成的无机盐(旧称矿物质)中正离子氧化性不足,无法把Cl离子氧化成氯气,只会气化。后面的族因为非金属性强,一般是共价化合物,不属于无机盐。过渡元素中一些高价氯化物或者惰性金属化合物如四氯化铱加热会分解。
以碘化-N-甲基-2-氯吡啶盐为缩合剂,在三乙胺存在下由3-(2-环戊酮基)丙酸及3-(2-环己酮基)丙酸分别同四氢噻唑-2-硫酮反应,得到新化合物N-(2-环戊酮基内酰基)四氢噻唑-2-硫酮(2a)及N-(2-环己酮基丙酰基)四氢噻唑-2-硫酮(2b)。
己二酸加热得到环戊酮,庚二酸加热得到环己酮 ③通过酰氯和有机锂试剂直接合成。将羧酸与亚硫酰氯,五氯化磷,三氯化磷等作用转化成酰氯,然后酰氯与有机锂试剂(包括甲基锂,二烃基铜锂,正丁基锂,苯基锂等)作用即可得到酮 ④通过羧酸酯与等摩尔量的格氏试剂反应。
这个是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首先考虑自身缩合。环戊酮自身缩合,可以得到不饱和酮Bicyclopentyliden-2-one。你的戊醛不知道结构,如果有a氢,则也能发生自身的缩合。如果戊醛是2,2-二甲基丙醛(也就是丁基是(CH3)C,没有a氢)则没有自身缩合。
β-二酮是最典型的活性亚甲基化合物,巴比妥酸(2a)、硫代巴比妥酸(2b)、2,2-二甲基-1,3-二烷-4,6-二酮(2c)、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2d)、氰乙酸乙酯(2e)、2,4-戊二酮(2f)、环己酮(2g)及环戊酮(2h)等都是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羧酸酐是活性较低的亚甲基化合物。
二氯乙烯、氯苯、二氯二氟甲烷、溴仿、二氯丁烷、三氯苯、二氯丙烷、二溴乙烷、四氯乙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三氯三氟乙烷、四氯乙烯、五氯乙烷、溴乙烷、溴苯、三氯氟甲烷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