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甲基丙二酸乙酯在碱的水溶液中水解,再酸化,得2,2-二甲基丙酸,后者加热脱羧,得2-甲基丙酸。
2、以2,6-庚二酮为原料制备3-甲基-3-苯基环己酮以氢化钠为缩合剂,3,3-二甲基丁酮(PC)和二甲基丙酸甲酯(MP)为原料,制备2,2,6,6-四甲基-3,5-庚二酮。
3、以碘化-N-甲基-2-氯吡啶盐为缩合剂,在三乙胺存在下由3-(2-环戊酮基)丙酸及3-(2-环己酮基)丙酸分别同四氢噻唑-2-硫酮反应,得到新化合物N-(2-环戊酮基内酰基)四氢噻唑-2-硫酮(2a)及N-(2-环己酮基丙酰基)四氢噻唑-2-硫酮(2b)。
由环己酮制备己二酸的方法:环己酮先用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然后用溴水取代氢原子。而后再用甲醇取代溴原子。然后用高锰酸钾氧化羟基,得到两个羧基酸。环己酮,有机化合物,为羰基碳原子包括在六元环内的饱和环酮。无色透明液体,带有泥土气息,含有痕迹量的酚时,则带有薄荷味。
反应步骤为:1) 环己酮与甲基格氏试剂反应得1-甲基环己醇;2)用PBr3处理得1-甲基-1-溴环己烷。
很多的...可以加氢;可以用钠和乙醇;可以用四氢铝锂或硼氢化钠;还可以用异丙醇在异丙醇铝催化下完成。最常用方便的是四氢铝锂或硼氢化钠;最具选择性的是在异丙醇铝催化下用异丙醇还原。
1、呋喃加氢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呋喃分子与氢气反应,生成多种不同的产物,包括以下几种:环丁烷(C5H10O):是呋喃加氢反应常见的产物之一,由C-C双键断裂、氢离子与呋喃产生加成、去质子化形成。
2、糠醛,又称2-呋喃甲醛,其学名为α-呋喃甲醛,是呋喃2位上的氢原子被醛基取代的衍生物。它最初从米糠与稀酸共热制得,所以叫做糠醛。糠醛是由戊聚糖在酸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戊糖,再由戊糖脱水环化而成。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玉米芯等农副产品。合成方法有多种。
3、呋喃,分子式为CHO,为无色液体,有温和的香味。是一种含有一个由四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五元芳环的杂环有机物。含有这样的环的化合物通常是呋喃的同系物。它存在于松木焦油中,为无色液体,沸点为32℃,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或用作溶剂。它有麻醉和弱刺激作用,极度易燃。吸入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呼吸衰竭。呋喃环具芳环性质,可发生卤化、硝化、磺化等亲电取代反应。
5、THF是一种澄清、低粘度的液体,具有类似乙醚的气味。室温时THF与水完全混溶。THF在储存时很容易 变成过氧化物。因此,商用的THF经常是用BHT,即2,6一二叔丁基对甲酚来防止氧化。另外,THF也可以通过氢氧化钠置于密封瓶中存放在暗处。THF是芳香族化合物呋喃的完全氢化的类似物。
碘仿是含有三个α氢的醛酮在稀碱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反应,生成碘仿和少 一个碳原子的羧酸。酸催化下只能发生α氢的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卤仿反应。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皮脂腺及汗腺角化时,皮肤干燥,容易发生毛囊丘疹和毛发脱落。②促进生长、发育及繁殖。缺乏维生素A时,儿童生长发育不良,骨骼成长不良,生殖功能减退。③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