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漂浮在水面上而铁球不可以,关键在于人与铁球的密度差异:人的密度小于水:人的密度较低,这意味着人的平均质量分布在其体积内时,比同体积的水要轻。因此,当人体进入水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足以支撑人的身体,使人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铁球密度大于水:铁球的密度较高,即其质量在同体积下比水要重。
因此,要回答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而铁球不行,关键在于人与铁球的密度差异。人的密度小于水,而铁球密度大于水,正是这个差异导致了人能在水面上漂浮,而铁球则会沉入水底。通过探讨密度的概念,我们不仅解答了人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也深入了解了物质性质与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但我们很快发现这个定律有问题,铁丢进去沉了,我们得出结论:木头物体漂浮定律:木头可以漂浮在水面。铁块不可以 但接着我们发现塑料也可以漂,于是我们开始定义类木物体定律:类木物体都可以漂浮在水面,类铁物质不可以。

- 密度计算公式:ρ = G * ρ水 / (G - G)。 浮力法(一)- 量筒加水至V1,放入木块至V2。- 穿孔使木块浸没,记录体积V3。- 密度计算公式:ρ = ρ水 * (V2 - V1) / (V3 - V1)。 浮力法(二)- 水杯中水至h1,放入塑料杯漂浮,测h2。- 放入小石块漂浮,测h2。
称量法:- 原理:利用天平测量质量(m)和量筒测量体积(V),计算密度(ρ)ρ = m / V。-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2) 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V1;3) 将金属块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2。- 计算公式:ρ = m / (V2 - V1)。
比重瓶法测密度步骤主要包括准备比重瓶、测定比重瓶容积、测定比重瓶和试样合容积、计算试样密度等步骤。首先,准备比重瓶。选择一个洁净、干燥的比重瓶,确保瓶塞严密不漏水。然后,称取比重瓶的质量,并记录下来。接下来,测定比重瓶容积。往比重瓶内注入蒸馏水至满,称取比重瓶和水的总质量。
测密度的方法如下: 使用密度计算公式: 物体的密度等于其质量除以体积,即公式为ρ = m/V。 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天平或其他合适的称重工具,为待测物体称重,并记录其质量。 测量物体的体积: 将称量后的物体放入装有一定体积水的刻度烧杯中。
测量密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理解密度公式 首先,需要明确密度的计算公式,即密度(ρ)等于质量(m)除以体积(V),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ρ = m/V。这是测量密度的基础。测量物体质量 选择物体:以干燥的铁球为例。称重:使用合适的称重工具(如天平)为铁球称重,并记录其质量。
用针压法测固体密度的步骤如下:准备一根尖锐的针或者大头针。使用秤量取一定质量的待测固体,记录质量值。将待测固体放置在水平的平面上。将针垂直地插入固体中,注意要避免倾斜和扭动。记录针完全插入固体时针尖露出固体表面的深度(记为h)。
1、铁球 ,其半径为5厘米,常态铁的密度为874克/ 立方厘米 。
2、密度不同,则质量相同体积不一样,排开水的体积就不同,铁的密度是7800kg/立米,而铜是8900kg/立米。所以质量一样的实心球,铁球的体积大,排水多(F浮力=pgV),所以铁球浮力大,他们都沉于水中,如果密度小于水的球,飘在水面,则浮力等于重力,不同密度的球是一样的浮力。
3、分析如下:重量等于密度乘以体积。在常温常压下,铁的密度为8克/立方厘米。对于一个规则的铁块,其体积等于长 x 宽 x 高。
4、铁的密度是:3g/cm3 (克/立方厘米),具体到铁球的话,主要看是空心还是实心的,再具体计算。
1、初二第一学期科学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四个领域的内容。具体来说:物理:物理是物质科学的一部分,探讨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在初二第一学期,学生可能会学习到力学、热学、光学等基础知识,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热量传递以及光的传播等概念。
2、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知识点总结如下:物理部分: 运动:理解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力:学习力的三要素,理解牛顿第第二定律,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热:了解温度、热量、内能等概念,掌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热量计算。
3、浙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水的组成和性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O。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水具有溶解性,能溶解许多物质形成溶液。
4、【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水的组成、性质及利用 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O。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密度为1g/cm,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冰点为0℃。
1、从质量:50立方厘米的铁的质量应为 50*9=395 克,空心体积(395-158)/9=30 立方厘米。从密度:铁球平均密度,即空心球密度为 158/50=16 克/立方厘米,这个比较麻烦,实际上没必要这样。
2、球的质量m=158克,铁的密度ρ=9克/厘米①若按铁的密度计算体积,根据ρ=m/V可得 V=m/ρ=158克/9(克/厘米)=20厘米这是158克铁的体积。由于所给的铁球的体积是40厘米,大于算出的20厘米,所以铁球是空心的。如下图,只不过空心部分没有这么大。
3、由 密度=质量/体积 可知,密度约为5g/cm3 又知铁的密度为9g/cm3 所以是空心的。
4、ρ铁=8克/厘米方法1:以该铁球的质量来算 V=m/ρ铁=158÷8=26(厘米)实际体积是30厘米,说明30厘米里面还有空气的体积,该铁球是空心的。
5、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通常会提供两个关键参数:物体的质量和其密度。通过这两个参数,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总体积,进而确定它是否为空心以及空心部分的体积。例如,假设有一个标称体积为40立方厘米的铁球,但其实际质量仅为158克。已知铁的密度为9克/立方厘米。我们首先计算这个铁球如果全部由铁制成的实际体积。
这个铁球是空心的。以下是判断依据:密度对比:已知铁的密度是86克/立方厘米,通过计算,1560克的铁所能占据的最大体积为195立方厘米。而实际铁球的体积为210立方厘米,大于理论上的最大体积,因此铁球是空心的。
然而,实际上,这个铁球的体积却是210立方厘米。因此,铁球的体积比理论上可能的最大体积要大,这意味着铁球中存在空洞,即它是空心的。具体来说,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10立方厘米减去195立方厘米,等于15立方厘米。接着,我们利用水银的密度来进一步确认铁球的内部结构。水银的密度是16克/立方厘米。
铁的密度一般取9克/立方厘米 如果是实心的话,那么质量等于35乘以9=275克,而题目中的铁球只有18克,远远小于275克。
铁的密度=8克/立方厘米 如果是实心的,那么重量应为8×20=156(克)115克 铁球是空心的。
若空心则求v空。解:假设球为实心,则m铁=ρ铁*v球=9g/cm^3*60cm^3=474g 因为 m铁=0.474kgm球=0.39kg 所以假设不对,球是空心的。v空=v球-v铁=v球-(m铁/ρ铁)=60cm^3-(390g/9g/cm^3)=63cm^3 这个铁球是空心的,其空心部分的体积约为63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