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碳海绵”有着令人惊叹的轻盈,但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空气时,它才可能在空气中漂浮。而“碳海绵”虽然密度低,但仍保持在空气密度之上,因此并未呈现明显的上浮现象。这种现象的解释,既揭示了材料科学的精细之处,也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物质行为的微妙平衡。
其实在它的名字里就已经暗藏了玄机,之所以叫做海绵,就是因为它具备海绵的特性。我们都知道,首先海绵是很轻的,而这种 碳海绵的重量只有空气重量的七分之一,可以飘起来的气球里充的就是氦气,但是这种碳海绵比氦气还要轻 ,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高超教授说,碳海绵;是一种气凝胶――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它的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满空气。2011年,美国科学家合作制造了一种镍构成的气凝胶,密度为0.9毫克/立方厘米,是当时最轻的固体材料。把这种材料放在蒲公英花朵上,蒲公英茸毛几乎没变形。高超课题组这些年一直从事石墨烯宏观材料的研发。
高超教授说,“碳海绵”是一种气凝胶――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它的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满空气。2011年,美国科学家合作制造了一种镍构成的气凝胶,密度为0.9毫克/立方厘米,是当时最轻的固体材料。把这种材料放在蒲公英花朵上,蒲公英茸毛几乎没变形。高超课题组这些年一直从事石墨烯宏观材料的研发。
1、十二碳烯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其物理特性表现如下:熔点为-35℃,在常温下保持着液态。它的沸点相对较高,达到了2136℃,这意味着在标准大气压下,它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不容易挥发。与水相比,十二碳烯的相对密度为0.7584,略低于水,表明它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
2、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熔点(℃): -35沸点(℃): 2136相对密度(水=1): 0.758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81饱和蒸气压(kPa): 0.133(42℃)闪点(℃): 77引燃温度(℃): 255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石油醚。
3、在分子结构上,十二碳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构成,其分子式为C12H24。这意味着它由12个碳原子和24个氢原子组成。这个分子量,即1631克/摩尔,是衡量其分子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理解和应用该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4、十二烯的自燃温度255℃。闪点77℃。溶于醇、醚、丙酮、石油醚、不溶于水。由丙烯四聚而得。或由乙烯齐聚法制得,亦可由石蜡裂解所得的C10~C14馏分中分出。用于有机合成,生产石油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洗涤剂、抗辐射润滑脂(润滑油添加剂)及增塑剂等。
5、危险特性上,十二碳烯在遇到明火或高温时有显著的燃烧风险。它还能够与氧化剂反应,产生静电,如果流速过快,静电积聚可能导致火灾。其蒸气密度大于空气,能扩散至较远区域,增加了火灾扩散的可能性。
6、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关于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千克每立方米如下:“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16毫克,是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气凝胶”是半固体状态的凝胶经干燥、去除溶剂后的产物,外表呈固体状,内部含有众多孔隙,充斥着空气,因而密度极小。
2、全碳气凝胶是一种新型材料,其密度极小。它的密度仅为0.16千克/立方米,这一数值甚至比空气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约29千克/立方米 )还要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如此低的密度赋予了全碳气凝胶诸多独特性能,例如它具有高弹性、强吸附性等。
3、“全碳气凝胶”的密度“0.16mg/cm”具体指的是,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情况下,这种材料的质量仅为0.16毫克。这一特性使得全碳气凝胶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如果我们进一步计算其质量,可以使用密度公式ρ=m/V,其中ρ为密度,m为质量,V为体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