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反应式很简单的,异戊二烯单体,加溶剂,加引发剂,反应,是放热反应,单体聚合成聚异戊二烯,即异戊橡胶。
2、它的单体:CH2=C(CH3)-CH=CH2,所以该聚合物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它的单体;该聚合物本身就有一个双键,所以能发生加成、加聚、氧化反应;当然,它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3、聚异戊二烯橡胶的标准试验配方 评价聚异戊二烯橡胶的标准试验配方见表2-15,详见ISO 2303:2011。丁苯橡胶的标准试验配方 丁苯橡胶生胶的类型见表2-29,详见GB/T 8656-1998 idt ISO 2322:1996的规定。
4、生产工艺:聚异戊二烯的生产过程涉及使用催化剂或引发剂等助剂与单体反应生成低聚物,再经过高温聚合才能得到最终产品。相比之下,天然乳胶的制备通常通过碱法工艺制得乳液,然后将乳液进行凝固干燥处理。
5、聚异戊二烯不是乳胶。聚异戊二烯,又称“合成天然橡胶”或异戊橡胶(IR)。于1958年合成,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其他用途也很广泛,如用于制作鞋靴、机械、医药、体育器材、胶乳及其他工业制品.反式聚异戊二烯可做高尔夫球壳。乳胶:是一种乳白色的流动液体,外观像牛奶。
1、N-甲基吡咯烷酮(NMP),以其化学名C5H9NO和别名1-甲基-2-吡咯烷酮,扮演着有机化学世界中的重要角色。CAS号872-50-4赋予了它独特的身份,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多领域应用的得力助手。首先,NMP以无色透明液体的外观呈现,密度约0 g/cm,略重于水。
2、广泛用于高级润滑油精制、聚合物的合成、绝缘材料、农药、颜料及清洗剂等。
3、用作高沸点的溶剂,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防潮,远离火种、热源。N-甲基吡咯烷酮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5H9NO,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稍有氨气味,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溶于乙醚,丙酮及酯、卤代烃、芳烃等各种有机溶剂,几乎与所有溶剂完全混合。无色液体,有氨味,本品毒性小。
1、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也称1-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NMP,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沸点高、极性强、粘度低、溶解能力强、无腐蚀、毒性小、生物降解能力强、挥发度低、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优良。
2、NMP,中文别名:N-甲基吡咯烷酮。1-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有胺的气味。挥发度低,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均佳,能随水蒸气挥发。有吸湿性。对光敏感。
3、“NMP”是N-甲基吡咯烷酮,有一定的毒性。N-甲基吡咯烷酮对人体的危害 “NMP”可经由皮肤吸收、呼吸及吞下进入人体,急性吸入100-200ppm时,会刺激鼻、喉、皮肤、眼睛,更高浓度可能抑制中枢神经,引起头痛、恶心。
1、健康危害:可燃性液体和蒸气。会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产生刺激。吞入、吸入或透皮吸收均有害。皮肤:会导致搔痒、发红、脱皮及荨麻疹。可快速透皮吸收,能将其它溶解的毒素运至体内。 眼睛:对眼睛有刺激性并会造成角膜灼伤。
2、无色透明液体,沸点202℃ ,闪点95℃,能与水混溶,溶于乙醚,丙酮及各种有机溶剂,稍有氨味,化学性能稳定,对碳钢、铝不腐蚀,对铜稍有腐蚀性。具有粘度低,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极性高,挥发性低,能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无限混溶等优点。
3、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也称1-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NMP,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沸点高、极性强、粘度低、溶解能力强、无腐蚀、毒性小、生物降解能力强、挥发度低、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优良。
4、N-甲基吡咯烷酮也称为1-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为NMP。它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具有高沸点、强极性、低粘度、高溶解能力、无腐蚀性、低毒性、强生物降解能力、低挥发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它被广泛应用于颜料和清洗剂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