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乙烷与2-甲基丙醇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生成任何新物质。苯乙烷俗称乙苯(ethylbenzene),是一种芳烃,分子式C6H5C2H5 。存在于煤焦油和某些柴油中。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2、-甲基丙腈呈现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的外观,它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不溶于水,但能够在诸如乙醚、甲醇、乙醇、丙醇、氯仿、二氯乙烷、乙酸乙酯、苯等有机溶剂中溶解。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化合物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分解,其熔点在100℃至104℃之间。
3、聚乙烯醇:聚乙烯醇,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微溶于二甲基亚砜。
4、苯乙烷生成1苯基异丙醇的步骤是:苯乙烷+甲醛+HCl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得到苄氯,再加镁粉得到苯基氯化镁,最后跟乙醛亲核进攻,水解得到1苯基异丙醇。
醚键,存在于醚类化合物中,这种化合物在许多化学反应和合成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此外,醚键也常用于保护其他官能团,如羟基和羧基等。卤素基团包括氟、氯、溴、碘等,这些原子在许多有机合成反应中作为取代基出现,影响化合物的反应性和物理性质。
- **苯甲酰氧基**:-OCOAr,由一个氧原子连接一个苯甲酰基形成的基团。- **氟基**:-F,由一个氟原子形成的基团。- **巯基**:-SH,由一个硫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形成的基团。- **甲基磺酰基**:-SO2CH3,由一个氧原子、一个硫原子、一个甲基形成的基团。
甲酰基(—COH)/ 和 乙酰基(—COCH3)/,是羧酸的前体,参与酯化和酰化反应。苯甲酰基(—COPh)/ 和 羧基(—COOH)/,则揭示了酸性官能团的力量。苄氧羰基(benzyloxycarbonyl)/ 和 叔丁氧羰基(Tert-butoxycarbonyl)/,是化学修饰的常用手段,影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性和生物活性。
MOM - 甲氧甲基,是甲基与甲氧基相连的基团,用于保护或改变某些官能团的反应性。1 Ms - 甲基磺酰基,含有磺酸基,常见于有机酸和药物的合成。1 Naphth - 萘基,由两个苯环相连的基团,具有良好的芳香性,常见于染料和药物。1 Ph - 苯基,是最常见的芳基,常用于合成芳香化合物和药物。
基团通常是指原子团,它包含有机物结构中所有的“官能团”。一般是指组成分子的原子集团,包括各种官能团和以游离状态存在的自由基(或称游离基)。
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是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
1、甲类易燃液体:闪点28℃;乙类易燃液体: 28℃≤闪点60℃;丙类易燃液体:闪点≥600C。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 易燃性、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毒害性。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根据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
2、易燃液体按闪点的高低分为三大类:低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低于零下十八摄氏度的液体,如汽油、乙醚、丙酮等。中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在零下十八摄氏度至低于二十三摄氏度的液体,如原油、胶等。高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在二十三摄氏度至六十一摄氏度的液体,如煤油、碘酒等。
3、易燃液体根据其闪点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闪点低于-18℃,包括汽油、正戊烷、环戊烷、环戊烯、乙醛、丙酮、乙醚、甲胺水溶液等。第二级:闪点在-18℃至23℃之间,例如石油醚、石油原油、石脑油、正庚烷及其异构体等。
1、乙苯:CH3-CH2-C6H5,系统命名为乙苯。 邻二甲苯:C6H5-CH3-CH3,系统命名为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C6H4(CH3)2,系统命名为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C6H4(CH3)2,系统命名为对二甲苯。
2、分子式为C8H10,若苯为C6H5,连结一个取代基C2H5,即为一个乙基,则只有一种结构;若苯为C6H4,连结两个取代基CH3,即两个甲基,则有邻、间、对三种。所以共有四种。
3、原来是氯代在侧链有2中,代在苯环上有临间对三种;加成以后还是5中,3mol苯环与苯反应,将苯加成成环己烷一氯代物还是有5种,侧链2种,环上有3种 我错了。。
4、在镍的催化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基环己烷,说明环己烷的环来自于苯环,并且苯环上有一个含2个碳的取代基。苯环上的双键不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所以取代基应该是乙烯基或乙炔基。
5、苯一种碳氢化合物即最简单的芳烃,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苯环去掉一个氢原子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的化学式也可写作Ph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