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白色叶片状结晶。【溶解情况】不溶于石油英,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苯。【用途】有机合成中间体;染料原料;医药原料。【制备或来源】以邻硝基苯甲醛为原料,用多硫化钠或硫酸亚铁等还原剂还原而得。
2、在自然界中存在于茴香油、小茴香油、莳萝油、金合欢花、香荚兰浸膏中,经氧化分离提取得到。
3、抽滤除去NaCl固体,用约10ml乙醇分两次洗涤滤渣。收集滤液,经水蒸气蒸馏蒸出三乙胺、氯仿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异香草醛),至无油珠出现为止。剩余的反应液用每次10mL乙醚萃取两次,合并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4、以相应的羟基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在碱水溶液中与硫酸二甲酯进行甲基化反应制得。以香兰素为原料,与硫酸二甲酯在碱溶液中反应制得。
5、如果您需要制备邻溴苯甲醛,可以采取其他化学反应路线。例如,通过使用氧化剂如硝酸或高锰酸钾将邻甲基苯酚氧化为邻甲基苯甲酸,然后与溴素反应得到邻溴苯甲酸,再通过还原剂如铁粉或氢化钠将其还原为邻溴苯甲醛。
1、又称儿茶酚 。 多数以衍生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例如 ,邻甲氧基酚和2-甲氧基-4-甲基苯酚是山毛榉杂酚油的重要成分。无色晶体。熔点 105℃ ,沸点245℃(750毫米汞柱),密度1493克/厘米3(21℃ )。
2、淡黄色。4—邻甲氧基苯酚是是一种化学品,有芳香气味。在该化学品由于是用橘子皮制成的,而保留橘子皮颜色,因此4—邻甲氧基苯酚的颜色是淡黄色,用户可以在药店中进行购买该化学品。
3、邻羟甲基苯酚的命名2-(hydroxymethyl)phenol或2-(hydroxymethyl)benzenol。“2-”表示羟基取代苯环的邻位,即苯环上与甲基相邻的位置。“(hydroxymethyl)”表示这个羟基上还有一个甲基基团。
4、邻甲基苯酚,又称邻苯酚,分子量为1014,是一种无色结晶,有芳香气味,可燃。溶于约40倍的水(水中溶解度40摄氏度时达百分之3,100摄氏度时达百分之3)。溶于苛性碱液及几乎全部常用有机溶剂。
5、儿茶酚,分子式为1,2-(HO)2C6H4,儿茶酚多数以衍生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邻甲氧基酚和2-甲氧基-4-甲基苯酚,是山毛榉杂酚油的重要成分。
6、邻苯基苯酚(o-phenylphenol, OPP),又名2-羟基联苯或2-苯基苯酚,为白色或浅黄色或淡红色粉末、薄片或块状物,具有微弱的酚味。熔点55~55℃,沸点283~286℃ (0.1MPa),相对密度213 (20℃),闪点129℃。
1、苯-O-CH3。苯甲醚天然发现存在于龙蒿的油中,具有令人愉快的茴香样香气。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溶剂、香料和驱虫剂。由硫酸二甲酯与苯酚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得。在合成茴香醚时,一般需使用剧毒的硫酸二甲酯。
2、甲氧基苯甲酸,也被称为对甲氧基苯甲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 C9H10O3。它是白色晶体,可溶于乙醇、甲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中,常用于药物、染料、防腐剂、香料等领域。
3、苯甲醚结构式:C6H5OCH3。苯甲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天然发现存在于龙蒿的油中,具有令人愉快的茴香样香气。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溶剂、香料和驱虫剂,由硫酸二甲酯与苯酚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得。
4、分子式C6H5OCH3。俗称茴香醚。无色液体,具有香味。熔点 -35℃,沸点 155℃,相对密度 0.9961(20/4℃)。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
5、甲氧基是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结构式为:CH3O-。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 可以看成甲基醚的一部分。甲氧基是供电子基。
6、甲基苯基醚构造式分子式为C7H8O,结构简式为C6H5OCH3。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甲氧基苯又称苯甲醚与茴香醚以及甲基苯基醚,分子式为C7H8O,结构简式为C6H5OCH3。
1、试验时酶活越高,分解过氧化氢产生的氧越多,氧可使无色的邻甲氧基苯酚变为红色的4-邻甲氧基苯酚,因此测定中所程红色越深,表明大米越新鲜。
2、邻甲基苯酚+KMnO4+H2SO4→邻甲基苯醌+K2SO4+MnSO4+H2O,方程式好难配,邻甲苯醌强氧化性,不稳定,可以发生很多副反应。
3、不会。4-甲氧基苯酚,别名对羟基苯甲醚、氢醌单甲醚等,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8O2。常以白色片状或蜡状结晶体的形式存在,易溶于乙醇、醚、丙酮、苯和乙酸乙酯,微溶于水。
4、与钠反应是羟基中的氢改为钠,与溴反应取代苯上与甲基相邻的氢,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如果觉得可以请采纳,麻烦了哦。。
5、是高中知识先把羟基与氢氧化钠反应掩蔽起来,再加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可以得到水杨酸。
6、邻甲苯酚与溴的反应条件下,酚羟基的邻对位肯定会被取代,形成溴代邻甲苯酚。甲基的邻对位可能会被溴取代,但是甲基上的氢不会被取代。根据邻甲苯酚的分子结构,甲基和酚羟基是位于苯环上的两个取代基。
1、$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乙酰氯;在剩余的物质中加水水解后,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乙酸酐,变蓝的是乙酰胺。
2、一个是酸鉴别法。酚鉴别法就是先找出有酚羟基的物质 取 上述样品适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FeCl3 ,显色的为邻羟基苯甲酸 和苯酚。无现象的为苯甲酸。
3、测熔点 FeCl3溶液显色(酚羟基能显色)NaHCO3溶液,酸可以成盐溶解并产生CO2,酚不能。
1、首先这几种物质里羧酸酸性最强,先比较乙酸和三氯乙酸,由于氯原子是吸电子基所以使得三氯乙酸羧基上的氢更易离去,所以三氯乙酸乙酸。
2、对甲基苯酚酸性大。对甲氧基苯酚:由于甲氧基在对位,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但给电子共轭效应更大一些。苯环上电子云越密集,则酸性越小,给电子诱导效应使得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 相应酚类的酸性降低。
3、间 甲氧基 在间位时为 吸电子基团 ,使 苯环 的电子云 密度 变小,从而对氢的 引力 变小,是氢更易离去,酸性 大而甲氧基在对位时为给电子 基团 ,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变大,酸性变小。
4、吸电子基处于林、对位时,酸性增强效应大于间位;供电子基处于邻、对位的酸性减弱效应大于间位。排序:对硝基苯酚 间硝基苯酚 苯酚 间甲基苯酚 对甲基苯酚 2 卢卡斯试剂与醇的反应可以理解为“亲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