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枚岩的最优含水率百分之八。经压实后最大干密度达到19g每cm3,最优含水率为百分之八,孔隙比小,说明该千枚岩软岩具有较好压实性能。
2、锅温约30—40℃,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40分钟左右。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末震钧(1857—1918年)所著《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曾为冠。
3、骨料品种。骨料中石英、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长石等吸水率较小、收缩性较低;而砂岩、板岩、角闪岩等吸水率较大、收缩性较高。另外骨料粒径大收缩小,含水量大收缩越大。水灰比。用水量越大,水灰比越高,混凝土收缩越大。外掺剂。外掺剂保水性越好,则混凝土收缩越小。养护方法。
1、联合支护技术是在新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观点可以概括为:对于巷道支护,一味强调支护刚度是不行的,特别是对于松软岩土围岩要先柔后刚,先抗后让,柔让适度,稳定支护。由此发展起来的支护形式有锚喷网技术、锚喷网架技术、锚带网架技术、锚带喷架等联合支护技术。
2、、正确选择巷道位置,保证巷道处于稳定状态: Ⅰ、岩石性质:应尽量将巷道布置在遇水膨胀量小、质地均匀、较坚硬的岩层中。 Ⅱ、避开支撑压力的影响;除了要避免支承移动压力的影响外,还必须避开采场上下固定支撑压力的影响范围,应把巷道布置在应力降低区或原岩应力区。
3、软岩巷道具有围岩松软、围岩变形大的特点。典型的表现就是围岩长期不稳定,巷道底鼓严重。软岩巷道通常要采用提高支护强度的手段,包括采用高强锚杆、 增加锚杆长度或采用锚索、联合支护、二次支护等。对于有底鼓的巷道,宜采用封闭式 (封底)支护;采用深入巷道帮角位置的底脚锚杆是控制底鼓的有效方法。
4、对于位移明显巷道,采用恒阻可伸缩支护形式;对于变形量较大的软岩,采用二次支护;支架与围岩要整体接触,使应力均匀传递;加强支护与围岩间的整体性,共同承受载荷作用。
对一些具有特殊成份和结构、工程性质也特殊的土,则可单独划分为特殊土,本管线工程的特殊土有黄土类土、膨胀土、盐渍土和淤泥质土等。这里我们也参考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规定,将土体划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特殊土5大类(表4-2)。以下分别就一般土和特殊土作简要讨论。
岩土可细分为坚硬的(硬岩)、次坚硬的(软岩)、软弱联结的、松散无联结的和具有特殊成分、结构、状态和性质的五大类。中国习惯将前两类称岩石,后三类称土,统称之谓“岩土”。
按照成岩作用程度以及岩、土颗粒间是否具有坚固连接,本区的岩土介质可以被划分为岩体和土体两大类。进一步地,根据建造类型、结构类型以及强度,岩体可以被细分为坚硬层状碎屑岩组和半坚硬层状碎屑岩组两个工程地质岩组;土体则可以细分为砂砾石土、一般黏性土、新黄土、老黄土和红粘土(表2-4)。

弱胶结软岩的组成矿物性质差、填充物多为泥质胶结、沉积年代短或沉积期内多次受大自然搬运等,构成密实度差、完整性差,因此,其压碎指标小、密度小、承载能力特征值小、形变大、不抗冻、不耐久。
地质软岩指强度低、孔隙度大、胶结程度差、受构造面切割及风化影响显著或含有大量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松、散、软、弱岩层,该类岩石多为泥岩、页岩、粉砂岩和泥质矿岩,是天然形成的复杂的地质介质;工程软岩是指在工程力作用下能产生显著塑性变形的工程岩体。
将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大于60兆帕的岩石称“坚硬岩”,3060兆帕的称“较坚硬岩”,小于30兆帕的称“软岩”。全面划分的标准,除了根据岩石抗压强度指标外,还应考虑岩石的成因、岩性、产状、裂隙发育程度和风化程度等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影响。
软岩是指那些单轴抗压强度不超过30兆帕的岩石。软岩在岩石力学中是一个具有显著塑性变形特征的复杂介质,它可分为地质软岩和工程软岩两类。
泥质含量与崩解特性的关系 泥质岩(泥化夹层与炭质页岩岩组)遇水后,宏观裂隙的增生扩张和崩解软化,是同在水的作用下软岩的物质组成、微结构与微孔隙的变化紧密相关的,崩解软化是软岩内部微观结构和微孔隙的宏观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