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相对密度在一点零七到一点零九之间,细菌的相对密度与菌体所含的物质有关。菌体其中的蛋白质的相对密度为一点五,糖的相对密度为一点四到一点六,核酸的相对密度为二,无机盐的相对密度为二点五,脂质的相对密度小于一,整个菌体的相对密度略大于水的相对密度。
无气味,具有吸湿性。相对密度2060(25/4℃)。熔点18℃。沸点122℃(2kPa)。折射率nD(20℃)4392。能与水、乙醇、甘油混溶,不溶于氯仿、二硫化碳和石油醚。在常压下加热分解,浓缩至50%时,部分变成乳酸酐,因此产品中常含有10%-15%的乳酸酐。乳酸菌是一种微生物,厌氧的。
先计算1g球菌含多少个球菌,每个球菌的质量为密度*体积,等于1*4/3*14*0.25^3,等于5*10^-20,1g球菌含的个数就算出来了,等于0.154*10^17个, 计算这么多细菌的表面积0.154*10^17*14*0.5^2=2*10^4,等于12000平米。

1、乳酸与乳酸菌本质是不同的:乳酸是细菌分泌的一种次生代谢物,而乳酸菌是一种细菌。乳酸:乳酸(学名:2-羟基丙酸)是一种化合物,它在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中起作用。它是一种羧酸,分子式是C3H6O3。它是一个含有羟基的羧酸,因此是一个α-羟酸(AHA)。
2、乳酸和乳酸菌的成分有着本质的不同。乳酸:- 成分类型:乳酸是一种化合物,具体是一种羧酸。- 化学式:C3H6O3。- 产生方式:它是细菌分泌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在发酵过程中由乳酸脱氢酶将丙酮酸转换而来。- 生物功能:在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中起作用,如新陈代谢和运动过程中不断被产生。
3、乳酸和乳酸菌确实有所不同。乳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名称为α-羟基丙酸。在纯净状态下,乳酸呈现为无色液体,而在工业使用中,乳酸可能带有轻微的黄色。乳酸无明显的气味,并且具有吸湿性。乳酸菌则是一种微生物,属于细菌类别,它在无氧环境下进行代谢。
4、乳酸饮料和乳酸菌饮料在口感上相似,因此许多消费者容易将它们混淆。但实际上,两者在制作工艺、配料以及营养价值上存在显著差异。乳酸饮料属于配制型饮料,主要成分为水、白糖、奶粉、果汁、酸味剂及香料等。其生产过程相对简单,无需发酵,只需将各种配料混合均匀,制成乳浊液即可。
1、先计算1g球菌含多少个球菌,每个球菌的质量为密度*体积,等于1*4/3*14*0.25^3,等于5*10^-20,1g球菌含的个数就算出来了,等于0.154*10^17个, 计算这么多细菌的表面积0.154*10^17*14*0.5^2=2*10^4,等于12000平米。
2、鞭毛要选幼龄新鲜的菌种,老的鞭毛容易脱落。芽胞幼龄菌尚未形成芽孢,而老龄菌芽孢囊已破裂。荚膜荚膜染色用培养24~48小时的产荚膜菌种(常用圆褐固氮菌)。因荚膜较薄且易变形或脱落,故制片时要轻轻涂抹,不加热,自然风干固定,以免荚膜变形。
3、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
4、avo伽德罗常数na = 02×1023/mol;分子直径约为10-10微米。 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d = V/S { V:单分子油膜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 2} 分子动力学理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随机热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
5、假设化学式为氢X氧Y, 那么两者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和16,由系数比等于原子个数比,会有如下等式:X:Y=0.09*2(氢的质量)/1 :429*1(氧的质量)/16,(冒号是比值的意思),最后做一下近似计算,找到整数比就行了。
6、以一克的血为对象,葡萄糖为0.001克。摩尔质量为0.001/180mol,物质的量浓度为n/v则,v=1立方厘米=1/1000升。
1、老鼠死亡后,其发出的臭味消失的时间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在炎热的夏季,老鼠尸体可能在一天内开始腐烂,如果有食腐动物的介入,大约一周后仅剩下骨骼,此时臭味可能持续一个月左右。
2、动物死后的腐烂臭味是可以自动消失的。动物死后,细菌在身体上繁殖。尸体上的蛋白质等通过细菌的繁殖和发酵分解,产生相对简单的化合物:硫化氢、二氧化硫、氨气、二氧化碳、甲烷等。其中,可以闻到的气体成分主要是硫化氢、氨气和二氧化硫,它们都是有毒的。
3、一般需要5-14天会自动消失。死老鼠的臭味的消失时间因环境条件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情况下,死老鼠的臭味会在3-14天左右逐渐消散。然而,这一过程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通风情况以及尸体的大小和状态等。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加速腐败过程,从而加剧臭味的散发。
4、尸臭消散时间:小动物死后,尸臭可能需要1到2天时间逐渐消散。 查找臭源:如果臭味源自不易察觉的地方,可能需要进行彻底的查找,包括必要的墙体检查,以确保臭源被彻底清除。 加强通风:如果臭源难以迅速定位,或者清除后气味仍然存在,应当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