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吡唑醚菌酯的使用问题!!!

注意使用时机:由于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比较特殊,它主要是抑制病原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所以病菌死得很慢,药效也会慢一些。在使用这一类剂药剂时其使用时机一定要提前,必须以保护剂的身份来预防病害,或是在播种前、出苗后或定植时病害发生初期用药,这样才能发挥出药剂的优势。

吡唑醚菌酯混用其他药剂,要注意不要和碱性杀菌剂混用、不要和乳油、有机硅混用。与其它药剂混用注意浓度,做好试验。吡唑和叶面肥混用需要注意,先溶解叶面肥,然后再倒吡唑,再倒其他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吡唑醚菌酯加磷酸二氢钾,加微量元素,效果会非常的好。

吡唑醚菌酯已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花生、蔬菜、果树、烟草、茶树等多种作物。主要用于防治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杀菌剂,可以防治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还能够提高作物吸收氮的能力,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使用注意事项 (1)吡唑醚菌酯对蚕有毒性,在使用的时候,尽量避开蚕养殖场以及桑园。

使用时要注意混配顺序和药剂,不要和铜制剂,强氧化性的产品混配,必要时要做个实验。吡唑醚菌酯在合理稀释倍数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药害现象。正确使用吡唑醚菌酯才能保持生命力。

强大的渗透性让吡唑醚菌酯能很好地与叶片表面亲和,大大提升防止效果和持效期,但要注意药害的产生。尤其在作物幼苗苗圃期,作物生长旺盛且高温高湿条件,吡唑醚菌酯使用浓度过高会有一定药害风险。

苯甲,吡唑酯的功效及用途

苯甲·吡唑酯是由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复配,优势互补,相互增效,对一百种真菌病害都有很强的预防和杀灭作用。吡唑醚菌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防治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一般喷药三次,间隔十天喷一次,要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苯甲吡唑酯主要是针对真菌性病害的,比如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等。使用起来也特别简单,1粒胶囊兑水500毫升水,摇晃均匀之后在叶子正反面喷雾,5-7天喷1次,连续喷3次。在日常养护中还要注意多加通风,使用疏松透气的土壤,如果土壤过于粘重会导致土壤积水,叶子也会干枯脱落。

防治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的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赤霉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1~2次即可。

5-氨基-1-(4-氯l苯基)-3-甲基-1H-吡唑-4-甲腈的合成路线有哪些?_百度...

1、其中主要中间体为芳基吡咯腈,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以2-对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为原料的路线上。

三苯氯甲基吡唑上保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