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肉的密度大概是0左右。鱼可以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基本上它的平均密度和水差不多。要不然,鱼要么容易下沉要么容易上浮,鱼为了对抗这种趋势就得不停地耗费体力,这不太符合自然选择。120kg的水体积是120L。“鱼鳔的体积约占身体的5%左右”。
2、鱼在冰面下的密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鱼的种类、大小、水温、水深等。因此,无法提供一个通用的答案。 一般来说,水的密度约为 1 克/立方厘米,而鱼的密度通常略高于水的密度。这是因为鱼的身体内部含有骨骼、肌肉和其他组织,这些组织的密度通常比水高。
3、水质要提前至少10小时停食,打包用困好的等温新水,视运输时间决定打包密度,3厘米以内的鱼100ml水350ml空气。一袋装一条,18-25度可以保证20天不死。每袋两条能坚持7~9天。每袋三条6~12小时。
4、研究表明,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抗血栓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等作用。故常被人们誉为“血管清道夫”;具有抗衰老、增强大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脑黄金”。

鲫鱼的放养密度是根据计划产量、混养的模式、养殖情况的要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采用大规格、中规格和小规格的混养模式,一般大规格鲫鱼为600~700克/尾,中规格的鲫鱼为200~300克/尾,小规格鲫鱼是30~50克/尾。
从鱼塘综合经济效益来看,放养密度 2200鱼/亩,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商品鱼成鱼量太小,售价太低,综合效益不理想。放养量不足1500尾/亩。虽然商品鱼规模太大,但整体产量无法提高,销量太低。因此,饲养鲫鱼的主要模式主要在于各种鱼种放养密度的合理组合。
对于成鱼的养殖,按50~60g/尾的成鱼来算,每亩的放养密度应该在1500~1800尾,最终养成的规格应该差不多在350~400g/尾。当然放养密度还要根据池塘的面积、管理状况等有关。一般要求不能超高2000尾/亩。饲料粒径和投饲率 鲫鱼饲料粒径的选择标准“就小不就大”。
在养殖鲫鱼时,需要注意养殖密度,最好将鲫鱼的密度控制在每亩两千尾以内,以免养殖过密,耗氧量大,导致鲫鱼缺氧死亡,如果需要将鲫鱼与其它鱼类混合养殖,则需要将密度控制在每亩一千五百尾左右。
养金鱼一般要20升以上的水。在金鱼长度为3公分的时候,养殖密度应该在200-250尾每平米。当金鱼长度在4-6公分的时候,养殖密度应该为120-160尾每平米。养殖金鱼的时候,水的溶解氧要在5毫克每升以上,最低也不能够低于3毫克每升。最好选择大口径鱼缸饲养,这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养殖金鱼时,确保有一个合适的放养密度至关重要。 当金鱼长度达到3厘米时,建议的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00至250尾。 如果金鱼的长度在4至6厘米之间,养殖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20至160尾。 在养殖金鱼时,水的溶解氧含量必须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最低不得低于3毫克/升。
养金鱼除了需要合适的密度以外,水温和水质也是养金鱼的关键。饲养金鱼的水温应该控制在20~28度最佳,需要保证干净的水质,最好安装好的过滤装备。
金鱼养殖密度为200尾-250尾/米2合适。养殖要求饲水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最低不能低于3毫克/升。如果金鱼浮头应及时增加溶养或降低放养密度。金鱼是从野生鲫鱼驯化而来的观赏鱼类。金鱼性情温和,一般寿命在6年左右,也有较长的。
金鱼养殖密度:一般金鱼长3cm时,养殖密度为200尾~250尾/米。4cm~6cm金鱼养殖密度,120尾~160尾/米。养殖要求饲水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最低不能低于3毫克/升。此外,放养密度与金鱼的品种、个体大小、年龄、体质、季节、温度、静水活水、有无增氧设备等有关,可灵活调整。
如果有供氧设备和过滤设备可以养30条15cm的锦鲤。我的1米水族箱养了25条30cm的锦鲤。一年了很健康。最重要的是要经常换水。夏天一次可以多换,冬天可以少换。养鱼三要素:氧气、干净的水、鱼食。这三样搞好了不怕鱼养不好。如果没有过滤设备还可以(可以经常换水),没有供氧设备却不行。
你要问密度多大合适,这要根据鱼的大小有关。鱼大少些鱼小多些,一般二十升左右一条(十五厘米左右的)。如果大的就少养稀点。
锦鲤的食量比较大,一般密度小一点比较好。每15升的水能够养殖一条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鱼。锦鲤是属于背部观赏的鱼类,因此很多的人也不建议鱼缸锦鲤养殖,而这些鱼缸养殖锦鲤的人则因为地方有限或者是经济有限,而迫不得已使用鱼缸来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