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胺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不能直接使用高锰酸钾是因为高锰酸钾氧化性太强,容易氧化对氨基苯甲酸中的氨基,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等副产物。这不仅会降低对氨基苯甲酸的产率,而且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鉴于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故要加入少量的硫酸镁作为缓冲剂,使溶液碱性不致变得太强而使酰胺基发生水解。反应产物是羧酸盐,经酸化后可使生成的羧酸从溶液中析出。 (3) 使酰胺水解,除去起保护作用的乙酰基,此反应在稀酸溶液中很 容易进行。
甲苯胺制备对氨基苯甲酸时,不直接使用高锰酸钾的原因是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太强。 它容易氧化对氨基苯甲酸中的氨基,导致副产物的生成,如氨气和二氧化碳。 这种氧化反应不仅降低了产率,还可能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答案:分别向这三种溶液中加入苯磺酰氯,无变化的是N,N-二甲基苯胺,再在有变化的两种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无变化的是N-甲基苯胺,有变化的是邻甲基苯胺。
【答案】:在三者中加入对甲苯磺酰氯、氢氧化钠溶液,析出固体者为N-甲基苯胺,溶于溶液者为对甲苯胺,不作用者为N,N-二甲基苯胺。
二是由有机过氧化氢(如,异丙苯过氧化氢)与DMT组成的有机氧化还原体系,主要用于厌氧胶。三是由水溶性的过硫酸盐与脂肪胺组成的体系,主要用于水溶性聚合、乳液聚合。
N,N-二异丙醇对甲苯胺 N,N-二羟丙基对甲苯胺 云石胶促进剂 DHT 英文名称:diisopropanol-para-toliidine 使用原理:促进效果比较好的带有推电子基团苯环的芳香族胺类, 如N,N-二甲基苯胺(DMA)、N,N-二甲基对甲苯胺(DMT ) , N,N-beta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DHET)等叔胺。

1、.973g/cm3。根据百度百科显示,对甲苯胺(又名4-甲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9N,无色晶体,含有一分子结晶水。它相对密度0.973g/cm3,熔点44至45℃,沸点200.3℃。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二硫化碳,溶于稀无机酸中并生成盐。能与蒸气一同挥发。它由对硝基甲苯还原而制得。
2、外 观:棕红色至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熔点:2°C沸点: 245°C(115-117°/33kpa)折光率:588(20°C)比重:185闪点:110°C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可随水蒸汽挥发,在空气中很快变成棕色。
3、对甲氧基苯胺的碱性强于对甲基苯胺。对甲氧基苯胺中的甲氧基具有供电子共轭效应和吸电子诱导效应,而这两种效应在共轭体系中是可以传递的。由于甲氧基的供电子共轭效应强于其吸电子诱导效应,所以总体表现为供电子效应,使得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从而增强了对甲氧基苯胺的碱性。
4、对甲基乙酰苯胺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19 介绍 对甲基乙酰苯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9H11NO。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53℃,沸点307℃(升华),闪点168℃,相对密度212。微溶于水,溶于醇;醚;乙酸乙酯;冰乙酸和热水。
5、以对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对甲基乙酰苯胺,是合成苯佐卡因的第一步反应。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53℃,沸点307℃(升华),闪点168℃,相对密度212。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乙酸乙酯; 冰乙酸和热水。
6、性状: 无色至红棕色油状易燃液体。 熔点: -57℃ 沸点 :1925℃ 相对密度: 0.9891 折射率: 5684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1、弱碱性 和氨相似,对甲苯胺也是弱碱,其水溶液呈碱性,PKb=92,。对甲苯胺具有弱碱性的原因有三:电子效应、溶剂化现象、空间因素。对甲苯胺能与强酸作用生成盐,其盐与强碱如氢氧化钠作用可使胺重新游离出来。
2、可经皮肤吸收而中毒。急性症状为伤害神经,出现血尿等。慢性症状为膀胱黏膜变质。有致癌性。TJ 36-1979规定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大鼠经口LD50约280mg/kg。
3、甲基苯胺是一种化学物质,甲基苯胺属于无色至红棕色油状易燃的液体,化学性质呈弱碱性,与酸生成盐,容易与烷基化剂发生反应,得到N-烷基衍生物,与亚硝酸反应生成亚硝基胺,在空气中逐渐变成褐色。用作染料、炸药等的原料以及金属防腐剂,也用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作溶剂使用。
4、加入三氯化铁,显蓝色的是邻甲基苯酚,其他不反应;加入亚硝酸钠和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对甲基苯胺;对二甲苯和硝基苯无现象;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消失的是对二甲苯,硝基苯无现象。
5、理化性质: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或晶体,有腐蚀性和毒性,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或甲苯、乙醇等有机溶剂,能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无色结晶块状物,有苯酚气味。可燃。沸点209℃(208℃,205℃)。熔点369℃。闪点81℃。自燃点559℃。相对密度0178(0341)(20/4℃)。
6、苄胺碱性强。苄胺中苯环与氨基之间有一个饱和的亚甲基,亚甲基可以阻止氨基的孤对电子进入苯环大pai键,而对甲基苯胺不行,参与苯环大pai键会降低氨基电子云密度,电子云密度越大,碱性越强。
1、甲基苯丙胺或甲基安非他命,其盐酸盐或硫酸盐又称冰毒,微带苦味,呈白色或无色,为结晶体或粉末状,易溶于水,纯度高达百分之95以上,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兴奋剂。属苯乙胺类。甲基苯丙胺可使机体产生强烈快感,并具成瘾性。此物质呈对映异构现象,分别为左、右旋甲基苯丙胺。
2、甲基苯丙胺(又名去氧麻黄碱或安非他命),俗称冰毒,属联合国规定的苯丙胺类毒品。主要来源是从野生麻黄草中提炼出来的麻黄素(EPHEDRINE)。它源于日本。在日本曾经使用过冰毒的人数超过200万人,直接滥用者55万人,毒品滥用者都用静脉注射,其中有5万人患苯丙胺精神病。
3、甲基苯丙胺如下:又名甲基安非他命、去氧麻黄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N,是一种强效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是冰毒的有效成分,被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历史:甲基苯丙胺于1919年由日本所发展出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为提高士兵的战斗力,给他们服用冰毒。
4、大力丸”之称。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译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称,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称。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来,故又有去氧麻黄素之称。甲基苯丙胺药用为片剂,作为毒品用时多为粉末,也有液体与丸剂。“冰”之所以被滥用,与其特性有关。
5、甲基丙胺学名是甲基苯丙胺,病毒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