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2-二羟甲基丙酸的介绍

1、-二羟甲基丙酸 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化学性质 无味,自由流动白色结晶。易溶于水、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难溶于丙酮、苯、甲苯等。熔点175~185℃。

2、bis-MPA中文名:二羟甲基丙酸。Bis-MPA 为高熔点结晶状固体,含有两个伯羟基官能团和一个叔羧基官能团。它是阴离子聚氨酯分散乳液的关键原材料,用于木器和工业涂料、皮革和纺织品表面处理剂。

3、二羟甲基丙酸 简称DMPA,全称2,2-二羟甲基丙酸,又称α,α-双羟甲基丙酸,在国内外是聚氨酯乳液常用的一种亲水性扩链剂,早在七十年代在德国、美国等国家就用于制备聚氨酯乳液。90年代初我国成都某厂已能小批量生产。

4、第二步是这个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立即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一个中间负离子(烷氧负离子)。第三步,烷氧负离子与水作用得到羟醛和OH。稀酸也能使醛生成羟醛,但反应历程不同。

5、四川大学成丰,向玲,于剑昆[7]等预聚体分散法,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蔗糖为亲水链剂和交联剂制备了一种种鞋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WBPU)。

6、早期制造PUD常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二羟甲基丙酸的溶剂和成膜剂,且完全水溶性。现因其对生育基因的毒性,经INRS(Institute Nationale de Recherche et Securite)的研究,欧洲规定2006年底后,若产品中含NMP大于5%,则其馐必须标明有毒。所以现在许多公司的操作改用丙酮,并表明不含NMP。

在水性聚氨酯涂料中加入二羟甲基丙酸为非离子改性吗

是为了能够水性化,也就是自乳化,原理是利用二羟甲基丙酸上的羧基和碱如三乙胺中和反应成盐,从而可以将聚氨酯预聚体分散在水里,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也就是你说的水性聚氨酯涂料乳液。

本项目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及十多年的研发,已具有成熟的阴离子型自乳化聚氨酯乳液和阳离子型自乳化聚氨酯乳液合成改性的技术,可提供 1吨/天生产能力的水性聚氨酯生产的整套工艺和设备技术。

亲水性扩链剂是水性聚氨酯制备中使用的水性化功能单体,它能在水性聚氨酯大分子主链上引入亲水基团。阴离子型扩链剂中带有羧基、磺酸基等亲水基团,结合有此类基团的聚氨酯预聚体经碱中和离子化,即呈现水溶性。

-二羟甲基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是C5H10O4。可应用于皮化材料、液晶、油墨、食品添加剂及粘合剂化工等方面。本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制备,其中以甲醛和丙醛为原料,经缩合和氧化反应的方法,产率较高,产品质量好,工艺简单,对设备无特殊要求,生产过程中基本无环境污染,适于工业化生产。

RM-8W增稠剂是无溶剂非离子型聚氨酯流变改性剂,是疏水改性环氧乙烷基聚氨酯类共聚物,在水性体系里和羟基结合形成增稠效果。陶氏亚乐顺RM-8W增稠剂和纤维素类增稠剂相比,不但有良好的耐水性,而且对涂料的光泽影响很小。

影响其亲水性,轻则储存时间受到影响,光泽降低,重则无法分散成正常乳液。不过具体产品应用要具体看,不是越多越好。

甲基二乙醇胺与二羟甲基丙酸反应吗

制备工艺如下:在四口瓶中依次加入聚已内酯二醇(PCL)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搅拌通氮下于80℃下反应3h,加入少量丙酮溶剂,搅拌10min后,再加入催化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反应4h,即制得PU预聚体。

”二乙醇胺和甲酸融合会发生酯化反应。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因为它们所具有的化学性质使得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酯化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酯化反应是指酸与醇反应生成酯的化学反应。

DMPA的一种制备方法是:由甲醛和丙醛合成二羟甲基丙醛,再用过氧化氢氧化成二羟甲基丙酸。二羟基半酯 半酯是醇与二元酸酐反应的产物,一般醇与酸酐的摩尔比为1:1,酸酐的一个羧基被酯化,而保留另一个羧基。

工程上MDEA一般指的是N-甲基二乙醇胺,分子式为CH3-N(CHE2CH2OH)2,分子量112。一定条件下,对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且反应热小,解吸温度低,无毒不降解。胺分子中至少有一个烃基团和一个氨基团。

常用的产品有:二羟甲基丙酸(dimethylol propionic acid ,DMPA)、二羟甲基丁酸(dimethylol butanoic acid ,DMBA)、1,4-丁二醇-2-磺酸钠。目前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合成的水性单体主要选用DMPA, DMBA活性比DMPA大,熔点低,可用于无助溶剂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使VOC降至接近0。

N-甲基二乙醇胺的分子式为CH3N(CH2CH2OH)2,即为一个N原子接一个甲基CH3和2个乙醇基团二乙醇胺分子式则为(CH2CH2OH)NH(CH2CH2OH),所以他与N-甲基二乙醇胺不同的是他没甲基基团,N原子上有一个N-H键。

二羟甲基丙酸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