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密度大。蜡烛的密度是0.9立方厘米每克,水的密度是1立方厘米每克。蜡烛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蜡烛不溶于水,若蜡烛滴到水中,蜡烛滴会浮出水面。蜡烛受热融化为液态,无色透明且轻微受热易挥发,可闻石蜡特有气味。遇冷时凝固为白色固体状,有轻微的特殊气味。
水的密度大。一支蜡烛的密度是0.9克/立方厘米,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蜡烛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蜡烛不溶于水,若蜡烛滴到水中,蜡烛滴会浮出水面。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读作rho)表示。
水的密度比蜡烛的密度大。根据查询精英家教网得知,水的密度比蜡烛的密度大。水的密度是010(kg/m3),而蜡烛的密度是0.910(kg/m3)。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可以用符号ρ(读作rho)表示,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蜡烛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蜡烛不溶于水,若蜡烛滴到水中,蜡烛滴会浮出水面。现代一般认为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
蜡烛放到水里,若蜡烛是沉到水底,说明蜡烛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若蜡烛完全浸在水中,但未接触水底,处于悬浮状态,说明蜡烛密度等于水的密度。若蜡烛部分在水中,漂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蜡烛在水中确实会浮起来,这是因为其密度小于水。以下是对此现象的详细解释:蜡烛之所以能在水面上漂浮,其核心原理在于其密度小于水。当蜡烛处于固态时,它的密度约为0.92克/立方厘米,低于水的密度(约1克/立方厘米)。因此,当蜡烛放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量,从而浮在水面。
通过查询密度表,我们可以知道,蜡烛的密度只有0.9,而水的密度是1,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将蜡烛放入水中后,它会浮在上面。蜡烛燃烧后,蜡油滴入水中也会迅速凝结并浮在水面。
蜡烛密度小于水,且不互溶,因此会浮在水面上。
下沉。因为随着蜡烛的消耗,蜡烛中铁钉占得比例越拉越大。
蜡烛放到水里,若蜡烛是沉到水底,说明蜡烛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若蜡烛完全浸在水中,但未接触水底,处于悬浮状态,说明蜡烛密度等于水的密度。若蜡烛部分在水中,漂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题目: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这是蜡烛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为了探究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进行的探究性燃烧实验。
水的密度大。把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则密度比水小,如果石蜡沉入水底,则密度比水大,石蜡密度随熔点上升而增加,通常为0.88-0.915g/cm^3,所以石蜡的密度应该比水小。
石蜡密度比水小。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则密度比水小。如果石蜡沉入水底,则密度比水大。水的密度在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
水的密度比石蜡大。将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可以证明石蜡密度比水小。石蜡又称晶形蜡,碳原子数约为18至30的烃类混合物,主要组分为直链烷烃,还有少量带个别支链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单环环烷烃。
1、水密度大。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则密度比水小。水在98℃时,密度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kg/m3。
2、水密度大。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则密度比水小。水在98℃时,密度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kg/m3。
3、水。石蜡,又称晶形蜡,不溶于水和甲醇等极性溶剂。该物品和水同时倒入杯子中会漂浮在水上,因此水的密度要更大。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
4、水的密度比石蜡大。将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可以证明石蜡密度比水小。石蜡,又称晶形蜡,是一种溶于汽油、二硫化碳、二甲苯、乙醚、苯、氯仿、四氯化碳、石脑油等一类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水和甲醇等极性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