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bro叫次溴酸钠。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NaBrO是次溴酸钠的化学式,为黄色结晶,极易溶于水,易分解。
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大π键),分子中所有键角均为120°。像苯这种特殊的结构称为苯环结构。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苯与苯基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卤族元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 ,是成盐元素。
通常把苯的这种键型叫做大π键。苯分子中π键电子云完全平均化,使苯环中每个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都是相等的。这就说明苯分子的对称性和稳定性。苯环的主要化学特性是环平面上下的π键电子容易受到亲电试剂的进攻,结果通常发生环上的取代反应。由于苯环较稳定,较难发生环上的加成反应。
Br+2NaOH=NaBr+NaBrO+HO 3Br+6NaOH=5NaBr+NaBrO+3HO Br+NaCO=NaBr+NaBrO+CO与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HS、SO、KI和FeSO4等)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
溴苯中的溴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去除,因为溴苯不容易水解;你说的那个可能是在制取溴苯过程中,有一些溴被溴苯溶解了,这个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去除,Br2 + 2NaOH == NaBr + NaBrO + H2O,这个不叫水解。
白色。次溴酸钠为黄色结晶,极易溶于水,易分解,与水组成次溴酸钠水溶液会生成氢气,产生大量热量,变为白色。
次溴酸钠以五水合物形式存在,黄橙色晶体,易溶于水。作为次氯酸钠的类似物,它在漂白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一般情况下,它以水溶液的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功效,特别是在氧化剂领域,如Hofmann反应等。生物影响与安全警告/ 次溴酸钠与还原性物质接触可能引发火灾,对眼睛具有刺激性。
次溴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电离出的次溴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生成次溴酸,消耗了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从而使得氢氧根增多,故显碱性。
当溴与氢氧化钠反应时,会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这一反应属于卤素与碱的中和反应,过程中伴随着颜色的变化和热量的释放。溴的深红棕色在反应后会逐渐褪去,生成物则可能呈现无色或淡黄色。这一反应在化学实验室中常被用于溴的去除或转化,也可用于制备相关的溴化物。
有机溶剂如苯、甲苯、四氯化碳与溴水混合,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淡。这些有机溶剂溶解溴形成橙色或棕红色溶液。与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2CO3)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从而消耗溴,使溶液褪色。
这是文献来源请参考。次溴酸钠的cas是13824-96-9,次溴酸钠水溶液和亚溴酸钠外观差不多都是强氧化剂。这个实验如果你没法用溴水在低温下稳定制备次溴酸的话也可以考虑用次溴酸钠或者亚溴酸钠的碘溶液来代替试试看(看你截取的文章不明显,DNRA过程异化做霍夫曼反应么?)。
1、密度:25g/cm3 熔点:18℃ 沸点:111℃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可溶于水[3]电子式:化学性质 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与酸反应:(1)与盐酸反应 次氯酸钠(外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别名:漂白水),化学式为NaClO,是一种无机含氯消毒剂。
2、次氯酸钠密度是25克/ml。1ml次氯酸钠等于0.00125公斤,由于次氯酸钠的密度约为25克/ml,所以1ml次氯酸钠的重量=1ml×25克/ml=25克=0.00125公斤,公制单位的一公斤等于1000克,次氯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ClO,是一种次氯酸盐,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
3、次氯酸钠密度:25g/mL。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是一种次氯酸盐,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其他类似的漂白剂有次氯酸钾、次氯酸锂或次氯酸钙,次溴酸钠或次碘酸钠、含氯的氧化物溶液,氯化的磷酸三钠、三氯异氰尿酸钠或钾等,但在家庭洗涤中通常不使用。
4、立方次氯酸钠质量等于25吨。解:因为次氯酸钠的密度为1250千克/立方米。那么根据公式质量=密度x体积可知。1立方米次氯酸钠的质量为1立方米x1250千克/立方米=1250千克=25吨。即1立方米次氯酸钠质量等于25吨。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质量=体积x密度。已知某一物质的体积即可求出该物质的质量。
5、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次氯酸钠不是酸也不是碱。次氯酸钠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白色结晶型固体,分子式NaClO,分子量为744,密度为039g/ml(5%的溶液),溶解度为23g/100g(0℃)。是一种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
6、制皂工业用作油脂的漂白剂。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水合肼、单氯胺、双氯胺。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物理性质 密度:25g/cm3。熔点:-16℃。沸点:111℃。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溶解性:可溶于水。化学性质 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