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溴甲酚绿指示液:取溴甲酚绿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8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变色范围 pH6~2(黄→蓝)。二甲基黄指示液:取二甲基黄0.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 pH9~0(红→黄)。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2、通常是采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变色pH值大约是溴甲酚绿-甲基黄混合指示剂的变色pH值大约是1,所以可以用来代替甲基橙做指示剂。并且,混合指示剂的变色从红色变为绿色,比单用甲基橙更明显。
3、酚酞指示剂的变色PH值范围是2—0,溴甲酚绿—二甲基黄的变色范围是5—3,假如盐酸滴定碱溶液的化学计量点PH值是7,用酚酞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提前,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时滴定终点拖后。
4、该指示剂变色范围是5至3。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为5至3,颜色变化为黄到紫红。在滴定过程中,若是滴定终点在化学计量点ph值7之前,用酚酞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提前。若是滴定终点在化学计量点ph值7之后,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时滴定终点拖后。
5、酚酞作指示剂时变色点pH=3,只滴定碳酸钠至碳酸氢钠;溴甲酚绿–二甲基黄的变色pH=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被滴定,所以前者消耗的HCl体积被后者少。
1、二甲基黄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属绿色范围(500~560nm)。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130nm,但吸收程度远小于520nm。
2、棕绿色结晶性 粉末,有异臭;溶于 乙醇呈黄色,溶于稀碱液呈蓝色,不溶于 水;最大吸收波长594(376)nm。有两种变色范围:(1)酸范围为pH2~8,由红色变黄色;(2)碱范围为pH值0~6,由黄变蓝色。中性红:深绿色结晶 粉末。
3、嘌呤碱强烈吸收波长为250~280nm的紫外光。 生物功能及其机制 生物体中次黄嘌呤、腺嘌呤和鸟嘌呤主要与核糖或2-脱氧核糖生成9-糖苷,分别称作次黄苷(肌苷)、腺苷或鸟苷。它们在磷酸化后生成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一起聚合成核酸。
4、常用酸碱指示剂有百里酚蓝、甲基黄、甲基橙、甲基红、中性红、百里酚酞、酚酞。百里酚蓝:棕绿色结晶性 粉末,有异臭;溶于 乙醇呈黄色,溶于稀碱液呈蓝色,不溶于 水;最大吸收波长594(376)nm。
苏丹黄的学名为二甲基黄,物理性质如下:密度为027g/cm3,熔点为111-117℃,沸点为3705°C(760mmHg),闪点为17205°C,蒸汽压为0mmHg(25°C)。
又名“苏丹”。物理性质: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油脂、矿物油、丙酮和苯。乙醇溶液呈紫红色,在浓硫酸中呈品红色,稀释后成橙色沉淀。
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又名“苏丹”。

EINECS号: 200-455-7 分子式: C14H15N3 分子量: 2229 外观特征: 二甲基黄呈现出金黄色,其形态为片状。这种物质在醇、苯、氯仿、醚、石油醚和矿酸中可溶,但不溶于水。
苏丹黄的学名为二甲基黄,物理性质如下:密度为027g/cm3,熔点为111-117℃,沸点为3705°C(760mmHg),闪点为17205°C,蒸汽压为0mmHg(25°C)。
外观是一种白色或者黄色结晶,可溶于水,用作酸碱指示剂,指示范围是酸性,混合指示剂的变色pH值大约是1,二甲基黄碱色为黄色,溴甲酚绿碱色为蓝绿色,酸性为亮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