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密度镜

1、准备阶段 确保布料平整:首先,将需要测量的布料平铺在一个干净、平整的表面上,确保布料没有任何褶皱或扭曲。这是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放置密度镜 确定方向:根据测量需求,确定要测量的是经纱还是纬纱的密度。然后,将密度镜的长边与需要测量的纱线方向平行放置。

2、织物密度镜的使用方法 准备阶段:平铺布料:首先,将需要测量的布料平铺在一个平坦、无褶皱的表面上,确保布料处于放松状态,无拉伸或扭曲。放置密度镜:对齐方向:将织物密度镜的长边与需要测量的经纱或纬纱平行放置。确保密度镜与布料表面紧密接触,无空隙。

3、将布料铺平,确保没有褶皱或扭曲。将放大镜调整到最为清晰的位置,以便能清楚地看到布料的纱线。调整密度镜刻度:将密度镜的刻度调整到零位,确定一个起始点。这个起始点可以从两根纱线的中心开始,或者从一根纱线的中心开始。

4、密度镜的使用方法是把需要测量的布平铺,再把密度镜放在布来面上,密度镜的长边要和需要测量的经纱或是纬纱平行,上下平行移动布镜,直到能看见镜面上有条状的阴影抛物线即可。织物密度镜用于测量各类棉、毛、丝、麻和混纺织物的经纬密度。

5、使用密度镜测量布料密度的方法如下:准备布料:将需要测量的布料平铺展开,确保布料表面没有任何褶皱,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放置密度镜:将密度镜轻轻放置在布料的表面,确保密度镜的长边与需要测量的经纱或纬纱方向平行。移动布镜:上下平行移动密度镜,同时观察镜面上的变化。

古代称布为30升是什么意思?

三十升,就是经线密度(三十×八十)/二尺二寸=二千四百根/二尺二寸,是很细很密的布了。

中国古代夏布的粗细规格以“升”表示,即在规定的布幅(约5市尺)内每80根纱称为1升,约为每毫米6根纱。

参照这个数据来看,长沙出土的战国麻布实为当时作为吉服所用的15升布,但这还不是最细的,最细的麻布升数往往可以达到30升,其精细程度竟相当于今天的府绸。 汉唐时期,随着麻纺织技术的进步和纺织工具的改进,麻纺织生产能力越来越强,生产量也越来越大。

在发展早期,古人用黍作为度量衡定制的基本依据,一百黍重量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用百粒黍排列起来,这个长度就作为一尺的标准,叫做黍尺,各个朝代在演变过程中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不同的计量单位,方便人们日常生活。在我国古代的重量计量单位中,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1铢=10圭。

原文: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翻译: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原文: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布的密度怎么算,求高手

纱线根数乘以2,即为10cm织物的密度值。在点数纱线根数时,需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超过0.5根而不足一根时,应按0.75根算;若不足0.5根时,则按0.25根算。通常应测得3-4个数据,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另一种方法是间接测试法,适用于密度大、纱线特数小的规则组织织物。

布的经纬密度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理论方法133×63×(5315÷40)÷9000×1(织缩)=136克/米131771869。直接测数法:在分析织物密度时,移动镜头,将玻璃片上红线和刻度尺上红线同时对准某两根纱线之间,以此为起点,边移动镜头边数纱线根数,直到5cm刻度线为此。

密度分为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简称经密和纬密。其计量表示方法,一般采用:1英寸(54厘米)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例如:某织物经纱密度是133根/英寸,纬纱密度是72根/英寸,在书写时,我们用经密×纬密来表示,即:133×72。

照布镜怎么数密度

1、指针数纱线法:通过使用指针,逐根数纱线,可以得到面料的径向密度。这种方法较为直观,但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扣数与穿数:扣数和穿数会影响面料的径向密度。不同厂家可能有不同的穿数标准,因此在比较不同面料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 梭数:梭数是指面料纬向每厘米内纱线织入的根数,反映了面料在纬向的紧密程度。

2、数密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是使用指针,逐根数纱线。具体来说,扣数和穿数能够影响面料径向的密度,而不同厂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穿数标准。另一方面,梭数指的是面料纬向每厘米内纱线织入的根数,这反映了面料在纬向的紧密程度。

3、数方法:用指针,慢慢一根根数。扣数和穿数决定了面料径向的密度。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穿数。梭数是面料 纬向每厘米纱织的根数;支数是指纱织的粗细,常见的指数有:16S、12S、40S、45S、32S、30S、20S等;经纬密度顾名思义是指面料径向和纬向每英寸的范围内,径向纱织的根数和纬向纱织的根数。

4、经纬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测数法和间接测试法。 直接测数法: 工具:使用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 步骤:首先,将织物密度分析镜的刻度尺上的红线与玻璃片上的红线对准某两根纱线之间作为起点。然后,移动镜头,边移动边数纱线根数,直到数到5cm刻度线。

织物经纬密度仪如何使用

1、直接测数法 凭借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来完成。织物密度分析镜的刻度尺长度为5cm,在分析镜头下面,一块长条形玻璃片上刻有一条红线,在分析织物密度时,移动镜头,将玻璃片上红线和刻度尺上红线同时对准某两根纱线之间,以此为起点,边移动镜头边数纱线根数,直到5cm刻度线为此。

2、经纬密度仪使用方法:是用于对梭织布进行密度检验的仪器。它类似一个放大镜,旁边有个旋钮,可以让指示针移动,便于计数。经密的检验:把布纵向放置于检验者的面前,检验仪置于布的任意位置。

3、仪器构成说明:该经纬密度仪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部分用于检测经度,下面部分用于检测纬度。 使用方法概述:该密度仪用于梭织布的密度检验。它外形类似放大镜,并配备一个旋钮,通过旋转旋钮可以移动指示针,便于进行计数。 经密检验步骤:将待测布料放置在检验仪上,使其纵轴与检验仪对齐。

4、将密度仪放置在皮维筛网上。 握紧仪器并轻敲,以在筛网表面形成花纹。 观察花纹的交界处,该处的刻度指示了筛网的目数。 对经纬两个方向各进行一次测量。 这样就能分别得到经纬的目数。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咨询。

5、使用经纬密度仪测量纺织面料的密度时,首先需要将仪器放置在布料的正面。在测量经向密度时,仪器的方向应与布料的经向一致,通过仪器读取的数值即为经密。同样地,在测量纬向密度时,仪器的方向应与布料的纬向一致,读取数值即为纬密。在测量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菱形图案,其正中心即为密度值所在位置。

密度尺的使用方法

1、直接测数法 这样的方法就是借着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去完成。其刻度尺长度为五厘米,在分析镜头的分析之下,一块长条形玻璃片上会出现有一条红线。然后在点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首,如果数到终点时,超过0.5根的时候,但是却不足一根的时候,算0.75根;如果不足0.5根的时候,算0.25根。

2、在使用织物密度镜或密度尺时,首先确保布料平整,将放大镜调整至最清晰状态,然后将密度镜刻度归零,选定起始点,如从两根纱线中心开始,或单根纱线中心,逐步移动密度镜,记录垂直方向纱线数量至1英寸线(有时非整数,需估算),该方向密度读数为X/英寸。随后,将布料旋转90度,重复上述步骤。

3、先将电路断电,并确认电路已经安全离线。将电流密度尺放置在测量区域内,与电路接触。按下电流密度尺的开关,让其开始工作。电流密度尺开始工作后,会显示出电流密度的数值。根据电流密度尺的类型和显示方式不同,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读取电流密度数值。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