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砂矿物在搬运过程中,常受磨蚀而使矿物的外形轮廓逐渐趋向浑圆。根据浑圆度大致可判断矿物被搬运的距离,从而推测其距含矿母岩的远近。重砂矿物中包括很多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其中尤以自然金、自然铂、锡石、金红石、锆石、金刚石等常有一定程度的聚集,而成为一种重要类型的砂矿床。
研究区重砂矿物种类较多,超稳定与稳定组分均有出现,据目前已有的分析化验资料统计(表1),研究区小河坝组砂岩以超稳定组分的锆石、电气石、金红石为主,以锆石为主,平均含量377%~90.58%,稳定组分(石榴子石、磁铁矿、锐钛矿、白钛矿)次之,其含量一般为01%~372%。
分析金重砂矿物的搬运距离,对于预测原生金矿床的产出位置有重要意义。影响重砂搬运距离的因素,主要是矿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其次是地貌特征及矿物在流水中的迁移方式。据文献资料自然金能被搬运数百公里。胶东地区低山丘陵区金重砂的搬运距离可达10m以上。地势较平坦的焦家地区,迁移距离一般为1~3km。

1、辽宁金伯利岩的侵位时代前人已有比较多的工作,但是不同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准确确定金伯利岩的侵位时代,本项目对辽宁瓦房店50号岩管原岩、尾矿、42号岩管原岩、111号岩管和1号岩脉风化样品等5个样品进行了研究,首次在辽宁的金伯利岩石中获得了较多的斜锆石的样品,部分重砂样品见表7。
2、金伯利岩是由地幔物质、岩浆及挥发分三种组分固结形成的岩石,这一特征不仅表现在矿物的类型方面,也表现在结构方面。金伯利岩的成因结构分类见表11-1。现将常见的结构介绍如下: ◎粗晶斑状结构:是金伯利岩最常见的结构类型。岩浆在源区捕虏地幔橄榄岩解体的橄榄石形成了这种结构。
3、斑晶矿物以浑圆形为其显著特点,常呈蚕豆状,称“卵斑结构”;少部分斑晶呈棱角状,称“碎屑结构”。卵斑的核心矿物,多为熔圆形态的橄榄石假像,被2~3层不同色调、不同成分显微结构的细粒金伯利岩环绕。斑晶含量一般25%~30%,高者可达50%,甚至更高。
4、其特点与金伯利岩型明显不同,是一种新的类型。 (一)地质构造背景 钾镁煌斑岩体多产于前寒武纪克拉通边缘活动带内或克拉通相毗邻的时代相对年轻盆地中。岩体侵位较浅,最大深度约300~1600m,而与金伯利岩体侵位深度大,明显不同。
5、西伯利亚的金伯利岩是在 367 ~345Ma、245 ~215Ma 和 160 ~149Ma 3 个时间段侵位的。 矿床地质特征 至今还未揭露出过一个完整的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筒 ( 火山) 。根据非洲南部一系列金伯利岩研究,建立了金伯利岩岩浆系统的经典模式,它是由根部带、陡倾的火山道和比较浅的火山口带组成。
6、砾岩重砂矿物特征 重矿物组合属绿帘石-榍石-磁铁矿-磷灰石型。其中常见重矿物有:绿帘石、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等;微量重矿物有:石榴子石、金红石、褐铁矿、黄铁矿、锐钛矿、白钛石、角闪石、重晶石、电气石、云母等;轻矿物为长石、石英等。未见有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
1、潮下带(又称外滨带)其上界为低潮线,下界为波基面。宽度由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这里的波浪能搅动水下沉积物并有沿岸流作用。潮间带(又称前滨带)它介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构成海滩的下部或主体。在平坦海岸区可达数千米,在基岩海岸区狭窄。
2、海洋沉积作用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中,其沉积作用的方式和沉积物成分各异。 (一)滨海的沉积作用 滨海区临近陆地,海水运动强烈,波浪和潮汐反复作用于滨海的碎屑物质,使其不停地来回滚动,从而使砂、砾石具有良好的磨圆度和分选性。滨海的生物以底栖生物为主,多具硬壳,所以滨海沉积物中常夹有贝壳碎片。
3、由于激岸浪及其冲流和回流的反复作用,使海滩沙成为分选最佳的沉积物。
4、滨海带的绝大部分地区,时而出露水面,时而被水淹没,环境极为复杂,是潮流、拍岸浪、底流等强烈作用的地带,海水中氧气充足,光照良好,除有大量藻类外,多为钻孔生物和厚壳生物。
水域法取样每个样品的控制面积视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地貌条件而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有利地段,四级支流和微冲沟的每个样品控制5~2km2为宜,地质条件中常地区,三级支流中每个样品控制面积3~4km2,地质条件简单地区每个样品控制面积可为5~8km2。
重砂测量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解决与有用重砂矿物有关的矿产及地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重砂取样为主要手段,以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
按照设计点位采样,一般大于15千克,做记录,淘重砂,送样鉴定。现在没有几个人会干这个工作。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与重砂测量的区别在于测量的区域不同。
样品采集的要求 1 矿物形态研究(包括单体和集合体形态)对样品的要求 在野外要仔细观察矿物的地质产状、形态、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特征,并进行标本的采集。一般不限数量和大小,但至少要留有可用于核实和再测试的标本量,提供实物共享,同时所采集的标本应能显示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
残—坡积重砂取样多用网格法。通常果用的测网密度。残—坡权重砂采样深度一般自腐殖层向下20—50c m,样品重最约20kg野外用淘洗盘淘洗至灰色重砂(灰砂重量应不少于15g)装入有编号的小白布袋并晾干。最后将灰砂样品统一整理登记,填写送样单,送实验室精沟,鉴定。
1、重矿物的鉴定工作是在双筒实体显微镜或偏光显微镜下进行的,双筒实体显微镜下观察具有立体感,研究矿物的形状、颜色、解理、断口、硬度和表面特征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可测得矿物一系列光学常数,能够比较准确地鉴定出矿物种属。
2、样品放置于相对密度大于86的重液中,利用重液和矿物相对密度差,使矿物沉浮而产生分离,然后利用薄片鉴定、粒度分析等方法鉴别出岩石类型,初步限定物源区的方向和位置。进行重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比如主微量元素与源区矿物比值比较,丰富源区岩石信息。利用同位素测年方法进一步确定源区的时代。
3、不同层位的重矿物组合图和特征图:用以确定母岩性质和侵蚀顺序。当然碎屑岩中的岩石碎屑是恢复母岩最好的资料,由岩屑成分可直接得知母岩性质。在研究重矿物时,不仅要鉴定出种类,还要观察矿物的标型特征,如颜色、包裹体、光性特征、晶形圆度、外表特征和风化程度、次生变化等性质。
4、分离重矿物的步骤 1)称好已解离的样品2 g,先用磁铁选出强磁性矿物,称质量,专门作强磁性矿物鉴定。也可用吹扬法(用嘴吹或用小鼓风机向砂样吹气),使轻矿物吹走一部分,以减少重液分离时的样品数量,也减少了所需重液数量。
5、矿物还具有其他物理性质比重:矿物的比重是指纯净、均匀的单矿物在空气中(一个大气压)的重量与同体积纯水在4℃时重量之比,以G标记。比重是鉴定和对比矿物的依据,其精确数值要通过专门测试才能确定。常是用手掂估矿物的轻重,将矿物的比重分为三级:重矿物——比重4,如方铅矿、重晶石等。